东北大老李原创:服务那点事-第3/5页



    第四、要学会倾听,学会记录。

    任何人都是渴望成为关注对象的,在服务中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多听少说,无论是正常服务,还是处理投诉,只要你带上两只耳朵,然后再拿起笔和本,服务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对于产品、服务、建议、投诉,服务者只要少说多听,对客户错的不急于反驳(甚至不反驳,不急于解释,反正有的是时间,等客户说累了,不生气了,甚至过几天再说也来得及),对客户对的要立即肯定赞美,再辅以认真记录,客户的好感度就会大幅提升。

    其实服务中有时对错是模糊的,在专业与非专业、按章办事与特事特办之间,客户有时要的就是有人能认真倾听他的见解或是意见,往往客户哇啦哇啦说完之后,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说成交及撤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五、要学会赞美和善意逢迎。

    对于进门的客户,服务者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天及时恰当地送出几顶高大上的帽子给客户,到了关键时刻,常会促进成交,有时甚至可以弥补产品及服务的不足,因为戴了高帽的客户总是心情愉快的,正所谓“戴高乐”嘛。同理,戴着服务者送上的“通情达理、心地善良,模样可人,有一定特长,衣服新潮,260克拉的钻戒真大,孩子真招人稀罕儿,新买的大皮鞋锃光瓦亮”等巨大光环,再不好服务的客户也会如沐春风,欣然接受了,至于说那些投诉的客户也会借坡下驴,适可(戛然)而止。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客户也是培养出来的,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恶人,客户也是一样,在服务多元化的今天,任何服务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出了问题怎么办呢?那就是学会表扬赞美客户,善意逢迎客户,要学会说类似“您说的对,太对了,可不是嘛,哎呀,我们做的确实太不到位了,我们一定改进”这样的话,然后再跟上类似“多亏遇上您这样通情达理的人,您可真是一个懂行的人,谢谢您的理解”之类的话,这样,客户自我好人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轻微的自责和内疚,可不是嘛,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都这样了,咱还吹毛求疵(不依不饶)的干啥呀,这时候,服务者推销产品,求得客户对产品不足的理解也就不在话下了。

    第六、简单的事麻烦做,麻烦的事简单做

    对于重点客户,简单的事麻烦做,麻烦的事简单做,是非常必要的。

    举两个例子,一是银行,大客户来了,别人排队两小时才办完的事,他走贵宾通道,三分钟就完事了;二是足疗,一只脚丫子,三十分钟的活儿,重要的客户来了,人家能给按上小半天!类似的事要想举例子还有很多,其实服务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大客户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客户感觉为他提供的服务环节越周到,越异于常人,他就越有成就感,越有面子,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做了这些,那些好脸、好面的客户就会投桃报李,于是衣食父母给服务者送的吃喝也就汁多味美了。

    通常,好的服务者是喜欢被麻烦的,尤其是大客户,越添麻烦越好,这样,时间一长,那些客户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亏欠感,在他看来,真要是有个十天半月不照顾人家生意,那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七,不要衣帽取人。

    古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今人说:一看长相二看穿,但对服务业来说,这些只能做为参考,不衣帽取人(尤其是初访的客户),常常会有大收获。

    当人生达到一定高度,总会有人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甚至会有些大客户突发奇想:我要是一分钱不带,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要两天饭能活不?也正因如此,便有了大官微服私访、大款装穷下岗的坊间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