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天方夜谭?-第2/3页



 

    当刘华将患者出现肺动脉夹层撕裂的情况,传达给外面。

 

    大家对这台手术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

 

    因此在他们看来,赵原所做的任何事,都成了无用功。

 

    “阻断钳。”

 

    赵原将头埋在患者的胸腔。

 

    张钦墨赶紧将器械递给他。

 

    张钦墨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

 

    她第一次经历这种地狱难度的心外手术,因此大部分的知识都来自于课本。

 

    眼前的术野特别清晰。

 

    她并不知道,这种清晰的术野其实在心外手术中并不常见,大部分手术都是血呼啦差、纠结不清的环境。

 

    张钦墨更不知道,这台手术对她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一个人的起步很关键。

 

    为什么著名专家带徒弟的成材率高?

 

    因为起步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更不一样。

 

    赵原的判断准确,操作毫不拖泥带水。

 

    根据患者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手术节奏,并没有一定之规。

 

    比起按部就班来操作的医生,有许多人学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

 

    当然在规培医生张钦墨的眼中,她没有对比,所以觉得理应如此。

 

    所有操作中,张钦墨唯一能看得懂的是分离。

 

    赵原处理得极其干净利落,心脏是人体血管神经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

 

    的误差,就会划断管路。

 

    手术进入高难度的部分,赵原的操作依然很稳健。

 

    因为助手是菜鸟,护士也没有经验,所以赵原得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张钦墨也扫了一眼监视器,血氧、血压等数据,就像是无风的天气,平静的湖面。

 

    她久仰体外循环的大名。

 

    赵原的操作给她造成了一种错觉。

 

    原来体外循环这么简单。

 

    赵原的手在患者的胸腔内来回游走,将远端的升主动脉给抬起,顺手就是一切。

 

    张钦墨怀疑他根本没看术野,完全就是凭感觉。

 

    手术到了关键地方,赵原取出一个覆膜支架。

 

    支架与常规不同,被赵原做过修改。

 

    如果是在医院的常规手术,是不可能随便这种非标准支架的,但现在情况特殊,有支架可以使用就不错了。

 

    但张钦墨有些怀疑,这怪模怪样的支架能起到作用吗?

 

    支架就像是变形金刚,进入关键位置之后,伸展、改变结构。

 

    赵原的眉宇逐渐松弛,根据自己的判断,支架经过自己的修改之后,不仅具备标准支架的功能,而且更加稳固、稳定,贴合度也提升了一步。

 

    当然,手术到了这个步骤,才进行了一半。

 

    接下来还得处理肺动脉夹层撕裂的问题。

 

    这对赵原而言,是一个极有难度的挑战!

 

    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夹层,发病率极其低下。

 

    赵原在研究江老院士的医案时,记得有过一个患者,患有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保守治疗5年后,合并肺动脉夹层发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