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姜家嫡女与续弦娘子



“陛下。” 

 皇后姜晏宛披着件夹了棉絮的褙子,缓步轻移,走进了书房。 

 云凝提着灯,停在了门外。 

 伏案批阅奏章的陛下正因琐事烦恼,头疼不已,捏着眉心闭目休憩。 

 听得皇后的声音,于是抬起了头。 

 “你怎么来了?这么晚,该休息了。” 

 “原来陛下也知道这么晚了。”姜晏宛半开着玩笑,走近陛下,抬手为陛下按着头两侧的穴位缓解压力。“又头疼了吗?” 

 一起走过这么多年,彼此早已默契十足心有灵犀。 

 偏过头,就瞧见了陛下书案上放置的那一摞奏章,展开在面前的一份,所述的正是赋税之事。恐怕又是哪一处的衙门报上来,说是遇灾遇险,恐难... ... 

 “... ...这些混账!” 

 陛下也不再忍,当着皇后的面,一巴掌重重拍在奏折上。 

 “陛下不是早就知道,下面这些贪官污吏有多无耻了吗?为何还要生气啊。”皇后见怪不怪,这些年陛下没少为了赋税一事操心,可最后的结果—— 

 实在都不怎么样。 

 那是因为下面的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各个刁钻。 

 他们虽惹得所辖之地的百姓怨声载道,却仍然可以稳居高位鱼肉百姓多年之久... ... 

 这些人在朝中均有靠山,是朝中各位权臣的关系网,牵一发,动全身。 

 每当陛下想要铲除各地贪官佞臣之时,便会有朝中权臣站出来,以各种理由胁迫陛下放弃,然而被庇护的地方官员就会变本加厉,致使民不聊生! 

 “这些蛀虫,将我朝数百年基业蛀空。上瞒着朕,下压百姓,我朝重文轻武,对这些官吏的纵容早晚有一天... ...” 

 “陛下!” 

 知道陛下在气头上,姜晏宛眼见陛下失言,及时劝住了。 

 随后,等到陛下的怒火渐渐散去些,才开口说道,“陛下自承袭社稷以来,不就是因为清楚朝廷、江山经历百年风雨,正值动荡,所以才想要力挽狂澜于倾巢之势,重建元氏先祖开国之时的天下盛势吗?” 

 “你放心... ...” 

 陛下未曾忘记当初的决心,他握住姜晏宛的手。 

 “将来咱们昭儿继承这天下之时,朕一定会为昭儿扫平如今的阻碍,让他无后顾之忧。” 

 姜晏宛眉间稍显踌躇。 

 “今日... ...多亏了曹大娘子啊。” 

 陛下由衷感叹,若非曹大娘子出手,恐怕这一次的军需... ... 

 定无法在预期内送到前线去。 

 说起曹大娘子,姜晏宛忽而走了神儿。 

 陛下觉察到了她的异样,转身向她看去,姜晏宛倒是很快就恢复了理智,生硬地笑笑。 

 “是啊。”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失落,“妾也很意外。” 

 她没想到,曹大娘子会来找她... ... 

 “她是为着你父亲和宁儿他们兄妹几个。”陛下似是从皇后的语气里听出了什么,话虽平淡,却有宽慰之意。 

 多年来,皇后身为姜家嫡长女,与姜侯续弦曹大娘子私下里却多有不睦。 

 曹大娘子出身商贾,嫁入京城,成为襄南侯的继室夫人,也多被京里那些高门女眷所鄙夷。 

 姜晏宛的生母是周太傅之女周怀贞。 

 当年周怀贞嫁襄南侯姜崇晦之时,也算是下嫁。 

 况且这后来嫁入高门的曹大娘子,又是... ... 

 “... ...当年,妾的母亲过世。父亲与西境苦战,先帝以国库空虚为名,压着军饷军需之事不放长达两年之久。将士们在前线支撑不住了,父亲便令祖母变卖家中庄园贴补军需,可十几万人... ...家中庄园卖了许多,祖母又贴上了自己的陪嫁,还差那么多。” 

 姜晏宛说。 

 那时,是她外祖父前往江南,游说募捐。 

 才募得四十万两银钱,送往前线救了急。 

 “... ...家中度过此难,已经没什么钱了。妾那时年纪虽小,却也意识到光有兵权并不能够高枕无忧。外祖父劝父亲续弦,说是在江南时遇到一富户之女,年岁正好,若父亲与之联姻,将来再有军饷不足的时候,也好有个退路。” 

 “所以,姜侯拿不定主意,是你劝姜侯娶了那富户之女... ...也就是曹大娘子的?” 

 陛下猜出结果,并不意外。 

 “是啊。”姜晏宛轻叹。 

 当时虽劝父亲续弦了曹大娘子,不外乎是看重曹家家大业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