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西境鬼市(三)



“桑绰老伯,你不记得我了吗?”姜晏宁道。 

 被她唤作桑绰老伯的人,怔然间愣在了原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她和她身后的几个人。 

 半晌,惊道。“哎呦!原来是卓日那小哥啊!” 

 卓日那?是指... ...五姑娘? 

 梁珏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然而在听到老伯口中的那个名字后,不禁起疑。 

 “我以前,跟着行脚商来过的,那时经由他牵线,才认识了桑绰老伯。”姜晏宁抽空解释说。 

 卓日那这个名字,也是当年领她进到鬼市的那个行脚商帮忙起的。 

 意味—— 

 被太阳真神守护的人。 

 桑绰老伯许多年没再见过她了,还以为她早已经随着她的部落战死了。没想到今日竟还能在鬼市遇上,回想起这些年他们这些行脚商的艰难日子,也是颇为感叹的。 

 梁珏深深叹了口气,五姑娘当时作为曹大娘子唯一的女儿,吃穿用度上自有曹大娘子无限制的贴补。这不吝钱财、挥霍无度的性子,倒也帮她得到了一些旁的人不容易得到的线索。 

 帐子上的一对葫芦,就是告诉来往熟悉的人... ...他这里可以买到消息。 

 那是比他摊子上任何一件商品都还要值钱的东西。 

 他们行走于各个部落之间,往往会得到一些寻常人所不易得到的消息。 

 但不是每个行脚商都敢做这门生意的。 

 他们会将消息汇总起来,统一由他向外出售,然后依照行脚商的规矩,按照比例分给提供消息的行脚商一些回报。 

 而他则会留下大半的报酬。 

 这里既收消息,也卖消息,买消息的人却永远不会知道,提供给他消息的人是谁。 

 卖消息的人也不会知道,他的消息卖给了谁。 

 这门生意也有旁的人做,可做了多久,就看帐子前挂的那对葫芦新旧程度。若是做了不久的,葫芦基本上都是新的,假如有人刚开始做这门生意,帐子上却挂了一对旧葫芦,便是不讲信誉。 

 行脚商的圈子并不大,总不过是那些人,和那些人带出来的后辈们。 

 一旦信誉的问题传开,就不会再有人向不守信誉的人提供任何消息... ... 

 而桑绰老伯帐子前的那对葫芦,是整个鬼市... ...最旧的一对了。 

 这就足以证明,他做这门生意也已经很久了。 

 “你这次来,想要什么消息?”桑绰老伯理了理身上的羊皮衣,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她虽化名卓日那,却并不是这片荒原上的人。她上一次来,出乎意料地向他买了一个消息——就是勒沁王的补给所在。 

 可是没过多久,勒沁王的补给粮仓就让中原人给烧了。 

 桑绰老伯心里已然知晓了什么。 

 “还是... ...”姜晏宁正要开口,想要告诉桑绰老伯,她这次的目的和上次一样。还是想要同一个消息,话还没说完,就被桑绰老伯拦了下来。 

 桑绰老伯双目浑浊不清,盯着她看了半晌,“不卖。” 

 姜晏宁定了片刻,追问道,“为何?” 

 “你不是西境人,你买了西境的消息,会伤害西境人。”桑绰老伯不想再做她这笔生意。 

 他以售卖消息为营生,却不愿出卖西境。 

 姜晏宁给的价钱绝对不会少,他心里也是明白的,可越是这样,他心里就越不好受。为了自己挣钱,将西境其他人推入火坑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 

 “可我不会伤害西境的无辜百姓。”姜晏宁试图说服他,向他保证。 

 “中原的姑娘,我这里的消息可以卖给任何人,唯独不卖给打仗的人。”桑绰老伯道。 

 随后,姜晏宁一愣。 

 梁珏意识到这位桑绰老伯话里对她的敌意,有意上前,将五姑娘挡在身后。 

 可姜晏宁早已经先一步问出了口,“你怎么会知道?” 

 比起桑绰老伯不卖她消息的事,她更好奇,桑绰老伯是如何知晓她身份的。 

 只见桑绰老伯先是看了看周围,见并无特别,才不经意状地抬起手来,点了点自己的耳垂。 

 西境长大的人,不论男女,自小便会在耳朵上穿许多耳洞,至少两三个,也有更多的。 

 他在确认了姜晏宁来自中原后,就发现姜晏宁的一双耳朵上,只有一对耳洞。 

 在中原,讲究一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男子是不会穿耳洞的,那么有一对耳洞的卓日那小哥,自然就是来自中原的姑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