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后宫之中皆有所谋



陆司昀对于薛稚的身份早有怀疑。 

 只是一直不能确定。 

 穆王对朝上、宗室皆有怨恨,因其生母萧皇后的遗憾,成为了他这一生无解的痛苦根源。尤其是,宫里的人明明都知道,萧皇后之死充满疑点,却还能粉饰太平相安无事... ... 

 如此便造成了穆王深陷痛苦,冷颜旁观他人苦难的性子。 

 “... ...穆王自幼便不再先皇和先萧皇后身边长大,宫里对外声称,是说他自幼体弱,有术士算过,唯有送出宫照顾方可成人。”陆司昀看着自家大娘子,缓缓说起。 

 可是在先萧皇后的几个孩子里,穆王却是唯一一个活到今时今日的。 

 他的身体,远比他的兄长们要好些。 

 陆司昀说,如今想来才觉着,穆王本应是先萧皇后留的后手。先萧皇后的嫡长子早夭,次子立为了太子,可太子体弱能否撑到继承帝位之日都难说。 

 而先萧皇后的第三子,就是穆王... ...穆王作为先皇的第四子,排在当时的祁王之后... ... 

 “宫里的一切,都是有人精心算计好的,包括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陆司昀今日,鬼使神差地与她说起对这些旧事的怀疑,像是在暗示她,她阿姐小产的孩子也是注定的。 

 “所以皇帝姐夫的出生,该不会和怡真公主... ...” 

 姜晏宁好像明白了什么。 

 记得当初他们就告诉过她,怡真公主之所以能够进宫,是因为先萧皇后小产痛失一个女儿,为了替先萧皇后之后的女儿挡灾,才被选中的。 

 先皇当年宠爱先萧皇后,长子、次子、四子都是先萧皇后所生,可见宠爱程度。 

 唯三子——姜晏宁的皇帝姐夫,是秦贵妃所生。 

 当年萧皇后健在的情况下,秦贵妃亦能够得到先皇宠爱,就连未曾有孕的时候,也常常召她的亲姐姐秦大娘子和年幼的陆司昀进宫陪伴。就连生下先皇的第三子后,也能一直留着陆司昀在宫里作伴,直到陆司昀自请出宫... ... 

 姜晏宁糊涂了,想得脑壳都疼,心想要是张嫣在这儿就好了,还能帮她分析一下,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先萧皇后身体不好,却能一个接着一个生,而秦... ...秦太后,并无异样,却只有一个儿子。” 

 “当年先萧皇后的处境,与你阿姐今日颇有些相似。”陆司昀说。 

 萧皇后也是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因为她身后还蒙着一个大冤。 

 萧氏一族是败落,也是因为那件旧案。她心有目的,也知先皇虽然宠爱她,却不可能为她推翻曾经的一切,那势必会影响到几大士族,严重了还有可能痛失国本。 

 所以她就想到,利用先皇的宠爱,生下一个足可继承皇位的儿子。待先皇百年之后,她的儿子登上皇位,成为新皇,便可依次替母族翻案... ... 

 可她接连生下的孩子,体弱多病,长子早夭后,未能及时调养身体,便又生下了第二子。 

 先皇怜惜她,将她的第二子封为了太子。 

 可因此,却导致朝野内外对先皇此举议论纷纷,太子是未来要继承皇位的人选,身体孱弱如何担当国事。先皇在重压之下,一度与产后近乎“疯魔”的萧皇后离心,而在秦贵妃的陪伴下才逐渐释怀,秦贵妃也是这个时候怀上的孩子。 

 “... ...秦家那时很有势力,故而秦贵妃刚入宫便能得到贵妃的殊荣,可先皇将她封为贵妃,却不仅仅是对她的宠爱,也是做给所有人看的。” 

 有了秦贵妃帮忙分担注意力,先皇所宠爱的先萧皇后,便不再是“众矢之的”。 

 这也是陆司昀幼时能常常进宫陪伴姨母秦贵妃的原因。 

 在陆司昀的记忆里,全家都知道姨母是陛下宠爱的贵妃,可他常在姨母跟前,却很少能见到陛下。 

 所以那时他就明白,姨母的存在只是先萧皇后的挡箭牌。“... ...先皇也是早早就给几位皇子特设封地,目的就是为了当初的太子殿下。” 

 把其他的儿子,该封王封王,想的就是等到了年岁,全都轰出去。 

 只留下先萧皇后所生的病弱太子... ... 

 那样,便不会再有人嚷嚷着要改立太子。 

 那时的情况,倒与今时今日不谋而合。 

 “他是想要让先萧皇后所生的太子继位的,对吗?”姜晏宁听到这儿,基本上也就清楚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