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往事(一)



“... ...姨母,姨... ...姨母,姨——母... ...” 

 姜晏宛更衣后,自内殿走来,远远就听见陛下反复叨念着很奇怪的话。 

 然后走进小太子的寝殿,看到陛下正抱着小太子正手把手地教着说话。 

 “姨母,姨,姨母——” 

 姜晏宛一头雾水,“陛下?” 

 陛下看到她,一改方才的认真,“你来了。” 

 姜晏宛问,“陛下在教太子说话?” 

 刚刚那样的情况——任谁瞧见了,都会觉得是如此吧? 

 小太子明明一岁多了,却迟迟不肯开口说话。 

 朝内外有不少传言,说小太子是违背天命的存在,被“封了口”的。 

 老天不让他开口说话。 

 故而时有废太子或改立太子的奏请,呈递到陛下面前,口口声声为着大齐的千秋基业,劝诫陛下切勿感情用事,趁早改立太子... ... 

 除了皇后所生之嫡长子,如今就只剩下杨妃腹中即将出世的孩子。 

 姜晏宛为此也有过担心。 

 即使她一世聪明、机关算尽,却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迟迟不能开口说话。 

 倘若他一直不能言语,只怕到手的太子之位都要拱手让人了! 

 为了此事,甚至愁得一连多日都无法安寝。 

 今日逢十五的花朝灯会,宫中设宴,宴请诸王、各大臣。 

 陛下几个月前曾悄悄去过穹城,与陆司昀商议,打算接受众大臣的提议,为先帝的其他子嗣改封称号,趁机将他们赶去各自封地。 

 可又担心此举会惹来诸王的怀疑,以他谋逆篡位之名,回到各自封地后起兵讨伐。 

 届时内忧外患难以平息,恐将生变。 

 今日宫宴,陛下依着陆司昀的提议,寻了亲信大臣当众提出,就是想要看看诸王的反应。 

 宫宴结束,帝后同返承阳宫休息。 

 趁着姜晏宛去更衣,陛下寻来小太子所在的寝殿,从乳母手中接过小太子后,便像是有意无意地在引导小太子说话一般。 

 姜晏宛想要与陛下商议改封诸王之事,看看陛下是何想法。 

 就打算接过小太子后,交由乳母带下去。 

 可陛下抱着小太子,自顾自地走到一旁,丝毫没有要将小太子交给她的意思。 

 “... ...陛下教太子说话,也该教一些‘父皇’‘母后’之类的,怎好教他喊姨母?”姜晏宛收回了伸出的手,察觉到陛下的心思趁机转移了话题,取笑道。 

 “只要咱们的太子学会喊姨母,未来的皇位他就是坐稳了的。” 

 陛下感叹,正儿八经地同姜晏宛说起,“他的姨母能跟旁人的姨母一样吗?哪怕他只会喊这一个,他这一生都能安稳地坐在皇位之上、高枕无忧了。” 

 姜晏宛叹气。 

 这算是什么理由?“宁儿哪有陛下说得那般厉害?她自小嚣张,还不都是陛下惯出来的。” 

 “也就是咱们小太子的姨母不在京中。宁儿要是在京里,听说有人敢动她外甥的东西,你给她根棍子,她敢从东街街头打到街尾,从西街街尾打到街头。从宫门出去,沿着一条主路挨家上去敲门打人!” 

 陛下心有亦有不平,借着话茬发发牢骚。 

 只因如今身在帝位之上,便不能那么做了。就想着要是能借姜晏宁的手,出出气也是好的。 

 可惜啊—— 

 那陆司昀怎么还不把人给带回来? 

 姜晏宁不在京中,这京中只剩下一帮刻板守旧的老顽固,毫无乐趣! 

 “宁儿六岁那年初次进宫,妾在家中教了许久的,她进了宫门也是规规矩矩、乖巧本分,就连先帝与先皇后叫她,都能把她给吓坏了。” 

 姜晏宛回想幼时颇有埋怨,愤愤瞧向陛下。 

 又说,“可惜啊,过了正月陆夫子到妾家中教书,陛下竟也找着各种理由时常出现... ...本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偏偏与宁儿那泼猴般的性子玩到一处去了——” 

 他去姜家以前,宁儿多听话啊! 

 虽然时常犯错,被曹大娘子关在祠堂反省,但也不至于像后来那般嚣张,谁都敢招惹! 

 自从陛下去了姜家,三天两头带着宁儿玩耍,要么上山打猎,要么下河摸鱼,翻墙、爬树、挖陷阱... ...没一样不会的! 

 姜晏宛说,“... ...陈老尚书不过是与妾的父亲开了个玩笑,说家中这些子女里,就宁儿一个混不吝的不学无术。你倒好,带着宁儿溜出去,把人马车轮子给卸了...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