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三堂会审(一)



姜晏宁夜里积食,有些不舒服,折腾到很晚才睡下。第二日一早,沈姑娘从山上书院赶到了陆家老宅,她都还没起呢。 

 问起春喜,姜晏宁的情况如何。 

 春喜很不好意思的说,昨天又是点心又是果子的吃多了,怕被姑爷说她没遵守承诺好好吃饭。当着姑爷的面又塞了一大碗饭... ...这才积食的。 

 院子里的女人们都愣住了。 

 “她还真是,做了母亲也是孩子一般的脾气。” 

 沈姑娘叹了口气,亏她还担心姜晏宁在陆家老宅的处境,急着赶来帮她,没想到... ... 

 春喜溜进屋里,附在耳边劝了好久。 

 姜晏宁才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睛。 

 得知沈姑娘来了,还在纳闷呢。结果就见沈姑娘拿出了一只耳坠子... ... 

 将昨夜的事情告诉给了她们。 

 陆司卿让人去寻来了李氏,拿出沈姑娘收到的耳坠子询问,李氏一眼就认出,那是她才遗失的。 

 “遗失?” 

 陆司卿本已经认定,是李氏让人拿着她的东西去请沈姑娘来,都准备好了一套说辞要发难了,却听李氏说是遗失。 

 质问,“当真是遗失?” 

 “我本也没有几件首饰,自然大方不到随手将首饰送人的地步。”李氏一早还在房里寻找,却怎么也不记得,这只丢在了哪里。 

 “如果是丢的,那问题就大了。”沈姑娘有意无意地看向姜晏宁,提醒她陆家的麻烦已经冲着她来了。 

 “什么意思?”李氏自然不懂。 

 曾允娴站出来解释,“因为昨夜,有人拿着你的耳坠子上山,去书院里找了沈姑娘。说是受你所托,请沈姑娘帮忙到陆小公爷面前说说话。” 

 “受我所托?这怎么可能... ...” 

 李氏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她想起了昨天的事。 

 “你是不是记得什么?”姜晏宁问,她实在不太相信李氏是那样的人。 

 以李氏的性子,若是真的有求于她自会明说。真跟谁有了过节,大概会当面啐人一脸。 

 是不会背后使这些手段的。 

 “是紫兰。”李氏也没藏着掖着,“昨日婆母寻你说话后,看着你离开,紫兰就和我说了沈姑娘和大房嫡子的事。说是既然你不肯答应帮忙出头,让我去求求沈姑娘帮忙,到大房嫡子面前说说好话。” 

 “你拒绝了?”曾允娴已经猜到了结果。 

 “是。”李氏应声,“我不记得这耳坠子掉在了哪儿,夜里也没留神儿。早起梳妆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边,在屋里找了一通也没发现。” 

 现在看来,大概是落在了院子里。 

 被紫兰找到了,不过紫兰没有把耳坠还给她,而是借着她的名义,送去了山上书院。 

 以陆家三房李大娘子的名义,求沈姑娘“救命”。 

 “紫兰... ...” 

 陆司卿想到了什么,脸色阴沉了一些。 

 说道,“紫兰是我阿娘身边的女婢,姿色出众。我兄长未成婚时,我阿娘就说过... ...将来要把紫兰给我兄长做小娘的。” 

 众人都沉默了。 

 所以,紫兰并不是为帮李氏出头,或者是解陆家之“困”,她捡着了李氏的耳坠子,送到山上去请沈姑娘出面找陆司昀说情... ... 

 按着她的用心,陆司昀听从沈姑娘的话支持李氏,陆家就会把齐小娘给赶出去。那么李氏也不得宠,就有了她的机会。 

 眼见大家都不出声,陆司卿努力想要解释些什么,“我阿娘原本的意思,也是为着笼络子女的心思。家中主母将信得过的女婢,送给儿子做小娘,也可让她们过得好一些,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她看向在场的所有女人,想要得到认可,私心里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她母亲齐大娘子的用心。 

 可最后发现,无一人为她帮齐大娘子解释,陆司卿环顾一周,目光落在了春喜身上。 

 春喜稍退半步,明白陆司卿的意思。 

 “... ...姜家虽有三位公子,但曹大娘子时常叮嘱我们这些做女婢的,不可动任何歪心思。从来都说,到了年岁便会放大家出门,添一份嫁妆,寻个匹配的人家堂堂正正嫁人。” 

 虽是商贾出身,但曹大娘子从未想过,要将自己信得过的女婢,塞进继子们的房里做小娘,借此来拉拢谁。 

 每个从曹大娘子手里放出门的女婢,都会得二十两银子和十亩良田做陪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