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辞旧迎新



腊月里,姜晏宁便忙着收拾东西。 

 回姜家探望的时候,还与母亲曹大娘子、小娘们和大嫂嫂说起—— 

 过了年,就要跟自家夫君离开京城的事。 

 大家都很意外,可想到从前满院子里闯祸的小丫头,如今已经嫁作了陆家妇,是豫国公府上小公爷堂堂正正的大娘子了... ... 

 那有些事,只是早晚而已。 

 她以后漫长的一生,都是要和她的夫君相守相伴的。纵使不忍分别,也都默默接受了... ... 

 曹大娘子转过头来,就哭了。 

 宁儿从前只是嫁人。 

 从家里搬出去,好歹逢年过节的还能看上一眼。 

 可是如今,要和她夫婿外放,去到穹城那样偏远的地方,也不知再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阿娘... ...” 

 姜晏宁原本还不觉得有什么。 

 直等到亲娘掉下了眼泪,才猛然间心头一酸,也随着红了眼眶。 

 一屋子的气氛原本就压抑,这下彻底沉浸在了分别的悲伤之中。 

 “不哭了,不哭——” 

 却还是曹大娘子先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捧着女儿的脸,用手指细细擦去宁儿脸上的泪痕。 

 她说,“既嫁作了人家的娘子,自然要跟着你夫婿去的,只是... ...凡事小心,多留个神儿。出门在外带够银子,也要记得家人惦念,时常捎个信儿回来。” 

 这次一旦放出去,他们小两口就得自己担起一个家了,曹大娘子不放心女儿,却也只能接受。 

 两位小娘给做了新衣和点心,在她准备回国公府的时候,让春喜和莲萃搬到车上去。 

 “小娘——”姜晏宁望着昔日陪伴自己长大的两位小娘,依依不舍。 

 “没事儿,想家了就回来,小娘给你做好吃的。”孙小娘忍着眼泪,故作坚强。 

 姜晏宁点头。 

 才在两位小娘的催促下,上了车。 

 正月又迎来了新禧。 

 前一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新年总会带给人们许多新的希望。 

 因着太子的出生,陛下于正月改年号“天誉”。 

 天誉元年,姜晏宁迎来了她的十六岁。 

 正月里,国公府上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秦大娘子外出,也总是把姜晏宁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她—— 

 作为大娘子该懂的待人接物。 

 简单的算术,姜晏宁也不必再依赖于数竹棍了。 

 闲来无事的时候,便收拾起来。 

 需要带走的东西并不多,出门在外,总不好把太贵重的东西都带去。 

 依着陆司昀的意思,像样的衣服收拾了几身,金银器皿则能省便省。 

 转眼,又到了花朝灯会。 

 今年,姜晏宁作为陆家人,和国公府一起参加。 

 马车停在了街口,陆司昀先下了车。 

 回过头来,牵着姜晏宁的手,帮她拉起裙摆。 

 姜晏宁缓缓从马车上走下来。 

 换下了年少时青涩的粉衣粉裙,今年的花朝灯会上,姜晏宁一袭正红煞为夺目,放在人群里也是娇艳明媚的一株。 

 “嫂嫂,看那边!” 

 陆司遥跟着朱小娘下了车,就跑到了姜晏宁跟前,指着前面不远处的花灯,可是兴奋极了。 

 秦大娘子身体抱恙,朱小娘原本是想要留在家中照顾她的。 

 可秦大娘子说了,过了年,遥儿也该出阁了,难得今年还能在家里过节,朱小娘作为亲娘理应多陪陪她才是。 

 所以,就让朱小娘陪着陆司遥一起来了。 

 穿过热闹的人群,他们走到花灯前,沿着小路长廊看去,无数花灯挂在路上,分外耀眼。 

 一盏一盏地看过。 

 许多都是今年的新样式,瞧着新鲜、看着有趣。 

 多的是公子姑娘们驻足细看。 

 每年,花灯铺子的老板们,都想破了脑袋地设计出各种没见过的花灯。 

 就等着这一天出尽风头了。 

 每一盏花灯下,都有铺子的招牌。有人瞧着喜欢,就记下铺子的名字。 

 只是今年对于姜晏宁来说,是不同的一年。 

 第一次,陪伴在身边的不是父亲母亲,不是自家兄长,而是—— 

 余生要一起度过的人。 

 陆司遥和姜晏宁手拉着手跑到吹糖人的摊子前,看着小小的一块糖,在老板手里捏啊捏啊,就捏成小小一个,顺着捏成的一个啾啾,一吹... ... 

 一个活灵活现的猴子就出现了。 

 “能吹小鹿吗?我想要一只小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