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投资微博-第2/3页





    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但办公区里依然有很多人在加班工作。

    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

    风行大厦里此时同样也是灯火通明。

    看着办公区随处可见的新浪“大眼睛”标识,林风还是颇为感慨。

    新浪,成立于1998年,并于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曾经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代的“三巨头”之一。

    近些年来,新浪已经有些没落了,05年时被当时正值辉煌期的盛大“突袭”收购,虽然采用“毒丸计划”得以保全,也还有着“国内第一门户网站”的名头,但新浪如今市值,仅仅不过30亿美元。

    随着风行、百度、阿里等新巨头的崛起,新浪早已跌出了互联网第一梯队的行列。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刚刚推出的“微博”产品,未来能够让新浪再次崛起,重新回到互联网行业的中心舞台来。

    从、从信息流到发现流、从短视频到直播、从网红到明星……,微博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人们最乐观的预期,创造新的纪录。

    虽然从商业化的角度,微博很难像一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产品那么“暴利”,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在媒体传播、意见领袖和社会舆论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林风最看重的,恰恰就是这种影响力!

    赚钱的方式很多,林风旗下现在不缺能够盈利的公司,但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却是稀缺资源。

    无论是之前的tvb、财新传媒,还是新浪微博,林风在传媒方面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新浪董事会人数并不多,只有7人。

    最早的一批董事如茅道临、姜丰年、吴征、段永基等都已经退出董事会,现在的董事长是汪延。

    而去年9月刚刚通过mbo,从职业经理人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曹国伟则作为ceo,代表管理层,在董事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他几人都是独立董事:曹德丰、张颂义、张懿宸、陈立武、陈丕宏等。

    从新浪董事会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有着多方的利益组合,这也是新浪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的一点,股权分散,控股股东众多,利益方太多。

    不过,在去年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mbo之后,现在的新浪,已经开始进入曹国伟时代了。

    这也是林风有把握投资新浪微博的原因之一。

    至少现在的新浪有“话事人”,谈判起来也简单一点。

    而曹国伟的背景决定了他在资本方面的合作上的心态会更开放,毕竟加盟新浪前,曹国伟曾在安达信、普华永道任审计师,对资本运作方面非常拿手。

    对于新浪而言,林风发出的这一意向,有点意外惊喜的感觉。

    毕竟新浪微博才刚刚上线,这个产品到底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只是从国外的twitter来看,还是很有前景,不过市场上也有很强劲的对手,无论是人人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都来势汹汹。

    这种情况下,旗下本身就有着国内最大的社交网络的林风,竟然会对新浪微博感兴趣,甚至想进行战略投资,显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新浪董事会得知这一消息后,普遍的第一反应是:林风会不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名义上是投资新浪微博,实际上看上的是新浪本身?

    他们这样想也并不奇怪,实际上因为新浪特殊的股权结构,又曾经是国内互联网旗帜公司,高知名度、低估值,股权分散等因素,导致这些年来,新浪时不时的,就会成为新兴起的巨头的目标……

    盛大、分众等公司多次传出的“绯闻”,让新浪董事会都已经有些敏感了。

    说实话,林风还真对新浪没什么想法。

    他手中掌握的互联网资源已经足够多了,而且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的pc端“门户网站”辉煌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了,未来信息流的分发途径,将会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全新的传播方式。

    说难听点,新浪微博比新浪本身,更有价值。

    …………

    “在中国,微博与美国的twitter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并不是一个社交网络,而是一个社交媒体。”林风坐在会议室中,神态随意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