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机是系统工程-第2/3页





    另外像Wi-Fi/802.11、蓝牙、等,都会涉及到大量的专利。

    所以在芯片和基带通信专利这两部分,智能手机厂商绝大部分都是受制于人的——连苹果也不例外。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苹果要和谷歌抢北电,谷歌失去北电后收购了摩托罗拉,微软则收购了诺基亚。

    大家都在抢基础专利,加深自己的护城河。

    第二,除了最重要的,智能手机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组件,那是——屏幕。

    智能手机区别与以前的功能性手机,最大的一个不同是没有实体键盘,而是通过一块大屏幕来实现所有的操控,所以触控显示屏对于智能手机的重要程度仅次于,

    同时,屏幕也是整个手机材料和制造成本,最贵的部件。

    而在这个领域,韩国和日本企业几乎独霸天下,三星、夏普、LG和,被称为“四大家”。

    关于屏幕,也是显示面板这个行业,要是单独展开它的历史,那足够写一本厚厚的书。

    简单言之,从1897年诞生,随后这一技术被运用在电视和电脑显示器显示图案开始,面板行业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替,从到和,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

    而触控屏也是面板其的一个分支。

    和面板一样,触控屏也是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大陆的转移路线。

    美国人最早研发和使用触控屏技术,但是高昂的人力成本,使得美国虽然有世界触控屏使用量最大的苹果和微软,本土触控屏出货量却只剩下不到7%。

    日本人曾一度在触控显示屏产业具有垄断地位,极盛时期几乎垄断了全球70%的产能,但后来也渐渐日薄西山,仅在游原材料、设备方面一息尚存。

    接着是韩国和台湾的奋力追赶。三星、LG等公司现阶段在触控屏的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台湾的一些面板厂商如友达、美等厂商也有一定的份额。

    基本,国内的屏幕厂商还要再过几年,才能靠得。

    但现阶段,林风和酷风科技也只能选择这些日韩或者台湾的公司来提供手机的触控屏。

    不过,令人郁闷的是,像三星这种巨头,自己有芯片、自己有屏幕,自己还生产手机……,这导致手机厂商在原材料供应要受制于人。

    举个例子,如果酷风从三星采购屏幕,三星肯定是将最好的产品先用给自己,然后供给苹果,剩下的才会供给酷风。

    所以林风第一选择,是先和夏普或者LG、谈合作。

    不过这也是动态的,或许随着将来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手的筹码厚了,博弈的力量增强了,还是可以和三星谈的。

    屏幕方面还是绕不开三星啊,终归要向屏换代,可在林风前世时,三星占据了智能手机屏幕全球99%的市场份额……

    这还不是全部!

    按照一部智能手机的零部件构成来看,除了最主要的和触摸屏,还有其他很多零部件都是需要全球范围采购的。

    如摄像头、机壳金属结构件、电器元件、内存、、蓝牙、和模块、电池、、包装盒用配件……

    所以,智能手机的制造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完成到实现量产,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

    还好,林风心里还是有谱的,时间来得及!

    虽然苹果已经对外发布了,但这个时候的老乔,其实也是打肿脸充胖子。

    在发布的时候,他炫耀的只是个原型机而已,的生产线尚未搭设,手头也只有一些样机,这还质量参差不齐,屏幕和塑料边框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

    软件更糟,苹果因为对项目的保密程度太高,偏偏苹果的工程师们又对通信方面的问题不太了解,例如,他们用了4个月的时间,始终搞不清楚的处理器和手机通信模块为什么不能保证稳定通话,这个大难题类似于汽车引擎间或不响应油门,或者车轮偶尔不响应刹车。这个问题差点令苹果的工程师们崩溃……

    而实际,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这种问题不值一提。

    最后彻底绝望的苹果在发布会前,才将处理器的制造商三星和手机通信模块的制造商英飞凌,两家的工程师空运过来,才协助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