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姜是老的辣



        原高丽王族不自量力,妄加刀兵于天朝,气运已尽,臣不得已,为高丽百姓计,只得取而代之!

        念到这里,朱允熥又笑了。

        皇爷爷,这高丽的李成桂还真是一妙人!

        朱元璋慢慢喝着茶,笑而不语。

        按照儒家正统的观点来看,李成桂属于谋朝篡位。

        当初洪武皇帝诏书,和高丽划清国界,当以大元旧日版图铁岭卫为边界。但是高丽王心有不甘,并且企图北伐辽东,奉高丽王命出征的大将军,就是这位现在的高丽王李成桂。

        当时高丽这边是李成桂,大明那边是徐达。李成桂率军到前线刚一看到大明虎贲,就立下一个决心。

        与其和大明死磕被杀,不如利用手中兵权回去篡位。

        于是他带军回了高丽都城开京,囚禁高丽王辛禑,扶持傀儡。经过几年的消化之后,完全掌握了高丽的政权。现在登基为王,急需大明的册封。

        这个时代所有挨着中国的国家,只有被中国君主赐予了封号,才算的上是合法。好比后世的泰王,就是那个穿着红色吊带小背心的家族。当年他的祖上,谋朝篡位为了得到乾隆皇帝的许可,竟然假称自己是华人郑世的后裔。

        乾隆皇帝也不傻,根本不搭理丫挺的。后来因为所谓十全武功中的缅甸战事,需要拉拢他们,而暹罗方面也连年来使,又哭又闹,乾隆皇帝才勉强答应。

        不过,一开始清给暹罗的诏书中,从不用王一字。而是暹罗国长,头目之类。

        所以历代每个泰王都有一个中文名字。

        臣取高丽王氏代之,高丽之国名,臣万不敢再用。

        高者,大也美也。丽者,壮也绚也。

        然高丽之山再高,也高不过泰山华山。

        江河之水再丽,也丽不过长江黄河。

        小国如何敢用高丽二字,凌然于中国之上,挑衅大国威仪!

        而如今高丽王氏天谴伏诛,臣权知国事,后世子孙必世代为大明辽东藩属屏障,不敢忘天朝之恩德。

        所以,臣请奏于大明洪武皇帝陛下。高丽国名如何换之?

        臣之家生于和宁,可若用为新国号?亦有高丽古名朝鲜,也可为之。

        但臣不敢私定,请陛下念两国邦交,赐予国名!

        臣,权知高丽国事,李成桂敬上。

        照得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其于制作,未谙体格,以致错误,非敢故为侮慢。(意思说,我们高丽没文化,我写的奏折乱七八杂,仅仅是为了词能达意,皇帝别怪我)

        这人,还真能放下身段,拉下脸!朱允熥放下奏折笑道,真能舔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