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临终重托
“夫人,您觉得怎么样?”
冯氏夫人晃了晃脑袋,奇迹发生了。
她竟然把手轻轻抬起来,抓住这只镖,一使劲,噗~一下拔了出来。
这一下又有了一个大血窟窿,秦道爷又赶紧把道袍撕下来一块,把伤口给包起来。
虽然没办法完全止血,但是好歹能堵一点是一点。
僧道二人一看,冯氏已经很明显救不活了,现在也没有救人的条件,只能看看他还有没有什么遗言了。
因此秦子兴道爷靠近夫人对冯氏说:“夫人,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冯氏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眼泪流下来了,张张嘴,发出点声音来。
看来,打伤冯氏的这只镖,正好没有伤到她的声带。
不然就算有遗言她也说不出来了。
又过了得有五分钟。
秦子兴道爷的给冯氏吃下去的药还在持续起作用,冯氏勉强说话了。
声音极其微弱,就好像蚊子叫一样。
但是好在秦子兴耳力过人,分辨出了冯氏说的是什么。
“二位出家人~,你们一定要帮我的忙~把孩子们送走~~,这两个孩子~,大一点的叫~刘牢之~~,是我和~刘建的儿子~~;小一点~的叫谢澹~~,是谢瑶的~儿子~~。我的怀里~有一封~~信,是~谢瑶遇害前派人~~~交到我手中,能够证明~~谢澹的身~~身世。我求~求二位~~,你们~~一定要帮我~~保护两个孩子,把他们~抚养长大,请人~~教导他们~~本领,将来~为谢家~~和刘家~报~报仇~~~~。”
“你们~~你们~~保护~~~保护~~~保~~~。”
冯氏夫人一边说着,眼中的瞳孔逐渐涣散。
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彻底失去了生机。
小谢澹和小刘牢之两个孩子在旁边还在哭着,看到夫人死了,又是一阵放声大哭。
嘴里呼唤着:“娘啊~~~娘啊~~~~!”。
道士和僧人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不住点头。
听到后来热泪盈眶,一直到冯氏最终死去。
二人对着冯氏的尸体回答道:“夫人放心吧,这件事情包在我二人身上了。”
说着秦子兴道爷也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了,伸手到冯氏的怀中找到了那封书信。
展开一看,是一张羊皮书信,上边的字迹清晰可见,笔法刚劲有力。
谢氏族人大多数书法也都非常好。
谢瑶也不例外,别看常年在外征战,书法也从来没有放下。
信里边介绍了小谢澹的身世,并且还有谢瑶请求冯氏照顾自己幼子的请托。
秦子兴看完了,把信交给僧人法显。
法显看完后又交还给秦道爷,秦子兴把这封信郑重的叠好,装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
秦道爷对着僧人法显说:“二哥,此地不宜久留,您的伤太重了,先休息会,我把这里收拾一下,咱们马上带着孩子们离开。”
秦子兴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马车后边有人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僧道两人吓了一跳,赶快回头看去,“谁在那?”
此时从第一辆马车后边转出来了一个道士。
没错,又是一个道士。
这位道士一身白:白色道冠,上边系着白绫子,白缎子的道袍,圆领大袖,白色的丝绦,白布的袜子,道鞋也是白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