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奥运A标到手-第2/3页



  这样的场景他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前世他征战各项大赛,每次在看台上都能看到不同的华人华侨挥舞着国旗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的一幕。

  但每次看到他都心潮澎湃难以自持,这代表着身后十几亿人的支持和期盼。

  也是他忍受着伤病困扰默默坚持十数年的动力。

  朝着同胞看台方向,他比划了一个大大的爱心手势,然后走到裁判员面前报出了自己下一次试跳的高度。

  “2.28米!”

  刚才还在和好友们击掌庆祝的杰森顿时愣住了。

  “天啦!潘杰斯,你打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尼日利亚选手丹尼斯揉了揉眼睛忍不住对一旁的好友问道。

  “2.28米,这要是跳过去就是赛会新纪录了!”

  看台上的吴庆余和朱建华都惊讶地站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看着王小石。

  “2.28米,我在十八岁这个年龄是跳不出这个成绩的。”

  吴庆余没有做声,他心里既期待王小石能跳过去,又担心他可能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试跳失败。

  毕竟年轻运动员技术掌握得还不是那么全面,心理素质也不如成年人。

  发挥得好的时候是遇强则强扫荡千钧,但有时候一丁点情绪不稳就有可能导致他们遇弱更弱一败涂地。

  “能拿个银牌就不错,这已经是目前世青赛中最亮眼的战绩了。”

  患得患失之下,他在心里不停地安慰自己。

  紧接着大家就看到王小石走到跳高架前,朝着横杆向外走了几步,然后又朝着刚才起跑点的方向走了几步。

  看台上的观众们都有些莫名其妙。

  “他这是在干什么?”

  一些啦啦队不解的问道。

  “老吴,王小石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发力了。”

  朱建华倒是看出一些眉目了。

  “哦?”

  吴庆余不是跳高出身,对王小石的这一举动并不明白,于是便问道,“他这是在干嘛?”

  “他这是在重新丈量起跳点和助跑路径。”

  “啊!那他先前岂不是?”

  “没错!”

  朱建华仔细观察着王小石的举动说道,“先前他根本没有规划自己最佳的助跑路径,完全是凭着感觉跳的。”

  “这需要极其娴熟的技巧和对空间距离的良好判断,也证明这个选手艺高胆大,在他看来,先前的高度还不值得他全力以赴,但现在...”

  朱建华轻松地吐了口气说道,“他要真正展现自己的实力了。”

  “谢特!他刚才竟然是估摸着起跳的!”

  赛场上,潘杰斯、杰森等人面面相觑,合着直到现在,对方才是正儿八百的准备全力一跳?

  那他们算什么?陪衬么?

  认真计算好起跳点还有助跑路径,王小石重新站在了起跑点上。

  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他目前的极限了,也关系到他能不能直通奥运,因此决计马虎不得。

  此刻,他脸上罕见的露出了严肃表情,双手双脚用力的抖动了几下以便让血液更快速流动增加肌肉弹性。

  “嘟!”

  提示哨音响起,王小石身体向前一倾,一个大步向前奔去。

  看台上,中美两国的观众都站起身来看着这一幕,比赛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清楚,这一跳将直接关系到最后冠亚军的归属。

  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停下了呼唤,仿佛担心稍有嘈杂的声响就会影响到比赛结果一样。

  朱建华现在已经站在了靠近赛场的看台最前沿,手里的笔记本攥得紧紧的。

  显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吴庆余更是双手冒汗,抓着栏杆不停地搓着。

  只有赛场内的陈正阳显得一脸淡定,双臂交叉放在胸口,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但嘴角不停的抽动暴露了他内心也在惴惴不安。

  “1-2-3-4-5-6-7,8!”

  王小石这次采用的还是八步助跑,这是他前世最熟悉也是最习惯的助跑步数。

  经过四年大运动量磨合,现在的他已经将前世的技术意识和如今的身体完美结合。

  这几步跑下来给人以极强的力量感和节奏感。

  “这个人的速度好快!难道他不怕到时候会因此造成速度失衡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