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背水一战的杰森-第2/3页



  旁边一个观众学着她的样子握着拳头做了个展示肌肉的动作,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好飘逸的过杆动作,老吴,这就是你们新发明的技术动作吧?”

  看台上,朱建华看到王小石这一跳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作为一名资深的跳高健将和教练,他自然能发现其他人难以察觉到的技术细节。

  刚才王小石那一条几乎完美的利用了水平速度带来的能量转化,起跳的那一下不过是顺势而为,技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最让他关注的还是刚才王小石过杆时所采用的技巧。

  虽然由于看台离赛场较远的原因,最后过杆的那一下看得不是太清楚。

  但他通过计算王小石双腿未过杆之前的位置判断出。

  在那一瞬间,他腰背距离横杆距离极近,如果没有极其出色的过杆技巧是很难顺利完成这次试跳的。

  “没错,这是我们跳高队莫凯峰教练设计的一种过杆方式,队内有人称之为‘莫氏过杆’技巧。”

  “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人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最大程度的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

  吴庆余小声向朱建华解释道。

  “老莫?原来是他!”

  作为同时代的那一批老同事,朱建华自然对莫凯峰较为熟悉。

  八十年代两人也曾共事过,只是后来他退役后曾选择经商离开了跳高界。

  直到最近这些年才从举办少年跳高培训班开始重回体坛。

  “老莫这些年还真是没有白过啊!反倒是我,蹉跎了岁月。”

  “老朱,回来就好,要知道你可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你的经验还在,号召力也还在,以后有关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到时候还要你帮忙出力啊!”

  已经打定主意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吴庆余,准备回去后向上级提交一份材料。

  内容就是借助民间各类体育培训机构,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让国家的基层体育事业真正兴盛起来,避免再次出现现在这样体育人才不如欧美的现象。

  而在赛场上,王小在石跳过2.22米之后,除了杰森,其他人默然无语。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个高度,现场除了潘杰斯和杰森,其他人根本跳不过。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这次世青赛跳高冠军就在他们三人当中产生。

  结合刚才王小石闲庭散步一般的动作,显然对方留有很大余力。

  这样一来,潘杰斯和杰森的压力就大了。

  “呼!”

  潘杰斯深吸了一口气,第二次试跳他要了2.18米的高度,这是个稳妥的选择。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中国队出了个能和杰森一较高下,甚至可能实力还要超出的选手。

  自己再和他们硬拼毫无胜算,还不如将精力集中到争夺第三名上面。

  稳固这个基本盘免得连铜牌都被人给抢了。

  看到潘杰斯的选择,王小石和杰森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明白,冠亚军的争夺就只剩下他俩了。

  几轮过后,现在横杆的高度已经增加到了2.24米,参与比赛的选手也只剩下王小石和杰森了。

  丹尼斯站在场边看着正在争夺冠亚军的两人,好奇的说道:“潘杰斯,你说杰森会输给这个中国人么?”

  “丹尼斯,这个中国人很强,我感觉最后的冠军很可能是他!”

  此前这个高度王小石是一次性跳过,而杰森第一跳失败,现在是第二次试跳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对手,杰森感觉充满了无能为力感。

  从知道这个对手实力并不弱于自己开始,他就在精心策划一场胜局。

  一开始选择2.20米就是为了压迫对手,给对方带去紧张情绪。

  事实上,第一把试跳这个高度对他来说也是有风险的,一旦不能一次成功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

  好在他的策略成功了,这一把下去,原本最大的夺冠障碍潘杰斯自动退出了。

  但那个中国选手却比他更狠,第一把就要了2.22米并且一次试跳成功!

  如此一来,压力又都转移到他这里了,不得已,他将高度一下增加到了2.24米。

  这已是他平时最好的成绩,成功率一向是对半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