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打开心结-第3/3页



  “如果只有达成目标才是完美的人生,那那些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未能见到曙光的人就一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么?”

  “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目标一种信仰,只要有了这些,不管目标最后有没有达成,他的人生难道就一定没有价值么?”

  “这个问题我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留给你自己去思考吧!”

  邹建明走后,王小石又一个人在操场上待了很久。

  前世那一幕幕像是电影一般在脑海里不断回放。

  那一段段忍着伤痛挥汗如雨艰苦训练的场景。

  那一个个登上领奖台高高举起奖杯的高光时刻。

  那一次次因伤退出比赛,眼看着对手兴高采烈,媒体对自己骂声一片的灰暗时刻。

  ......

  当所有的一切都在脑海里回放了一遍,他抬起头看着漫天的繁星,想起自己第一次想要去学跳高的场景。

  那是他曾经看过的一段央媒制作的纪录片

  1984年洛杉矶奥林匹克赛场上,在跳高比赛现场,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起跑点上,身上鲜红的运动衣昭示了他的身份。

  这是曾经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我国著名跳高健儿朱建华,当他最后一次起跳后却未能跳出自己曾经最好的成绩。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他最后只获得铜牌,哪怕他枚铜牌已经为中国田径取得了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但赛后的责难还是让他不得不退出现役。

  镜头再次一转,在条件简陋的训练场,朱建华在训练中是那样的专注和投入。

  在不为人知的世界里,他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忍受了多少难以承受的压力,经历了数不清的孤独和打击。

  而他之所以能以极大毅力去承受这一切,就是为了心中那个目标以及人们的期许。

  在当时国力贫弱经济落后的时期,每一枚金牌都是对国人士气的最大鼓舞。

  君不见当初女排成就“五连冠”,整个国家到处张灯结彩燃放烟花,比过年还喜庆的场景。

  而他,想要的就是复刻这一时刻。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最后却是黯然离场,而这样的悲情英雄,当时国内又有多少!

  他们真的失败了么?王小石问自己,假若不是他们的故事打动了自己,那自己会坚定地踏上这条道路么?

  假若不是看到不管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为了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感动到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他会忍着伤病坚持十几年么?

  ......

  夜已经很深了,秋天的夜露打在身上已经有些寒意了,但此刻他的心里一片火热,抬起头望着那一轮圆月。

  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