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具有战略意义的训练理论-第2/3页



  陈旭东在这里没找到答案,又急匆匆地拨打了自己那位同行的电话。

  S省体院一个办公室内,陈教授正对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发呆,上面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正迁移理论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研究”。

  这段时间他主要的研究课题,就是要设法补充完善上世纪颁布的《青少年跳高训练模式及评定标准》。

  只是他参考了国内同行许多文献资料都没有让他满意的,国外的一些资料也是语焉不详,看得出,他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封锁。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不管任何时候,太祖的教诲永远都不过时。”

  他点上一根烟,烟雾缭绕中,他开始构思自己将要实施的一些举措,先前的一些想法已经交给了自己的一些好友,请求他们予以协助完善。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但现在反馈过来的方案还很少,不过这也在预料当中,毕竟自己要做的这项实验涉及到许多田径项目,大家都要仔细考虑才能给出可行性方案。

  就在这时,手机电话铃响起,他拿起手机一看,却是自己一位熟人,已经退休赋闲在家的前H省省队跳高教练陈旭东。

  “喂,陈老师,额正要打电话给您,莫想到您先打过来了,有什么好消息么?”

  听着电话那头陈教授极具地方特色的发音,陈旭东没有多话,直接问道:“陈憨子,你的研究做完了么?”

  陈教授平时做事有点慢吞吞的,故而熟人都叫他陈憨子。

  “没有啊,刚起了个头,有了些想法,正在收集大家的反馈,等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做计划了。”

  “你确定?”

  看了看眼前只有一个标题的文档,陈教授一时有些不明白他所要说的是什么呢?

  于是便问道:“陈老,您说的是哪个研究?”

  “就是关于补充完善《青少年跳高训练模式及评定标准》的这项工作。”

  “哦,这个呀。”

  性格有些憨憨的陈教授这才确定陈旭东说得就是眼前的这个课题,于是便回到:“还没呢?真的,现在还在造计划。”

  “那好,我现在先说一段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你仔细听好了。”

  说完,陈旭东开始复述今天下午王小石所阐述的有关“正迁移理论”在跳高训练教学中应用的原理、方法、手段等等。

  他浸染跳高教学数十年,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竟是一字不漏的将今天听到的内容分毫不差的讲述给了陈教授听。

  电话那头,陈教授听得目瞪口呆,什么是超敏捷训练理念?游泳居然可以和跳高训练相结合?临边界训练法可以在不影响青少年发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力量素质?

  这一个个新颖闻所未闻的训练理念提出来顿时打破了他的三观,仔细考虑却又觉得这些观点非常的在理,完全不像是胡编乱造的。

  看着办公桌上工作牌上写着“陈教授”三个字,他顿感一阵羞愧,额算什么教授,连这么前沿先进的技术都不知道,真是枉为人师!

  “喂喂!你在听么?”电话那头传来陈老爷子催促的声音。

  “哎呦!”

  “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正想得入神,陈老,您这是给额丢了颗原子弹过来呀,额都被炸懵了,姜到底是老的辣,这些问题额都从未想到过。”

  刚刚陈教授被这一大堆新知识新理论整得整个人都混混沌沌的,手指间的香烟燃到尽头都不知道,直到被烫到了才喊疼。

  都说十指连心,但再疼痛难忍的手指也无法和刚才听到的这些给他带来的震撼大。

  那是什么?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文献?当然不是,自从国内田径事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傲视亚洲,争夺世界领先的时候了。

  长期的人才断档让国内田径整体事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行列,而所谓的“人种论”也让一些人片面的认为将精力投入田径是一项亏本的买卖。

  但陈教授和其他许多体育工作者并不这样认为,借助国内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全民奥运精神的推广,他们想要在有生之年为中国的田径事业做出一番卓有成效的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