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亿万富翁
翠石苑暂时不用去了,下一批石头什么时候能到货,还没个准。还有个赌石坊,距离比较远,在郊区,抽空再说。古玩城倒是可以去转转。
古玩城地摊上,没能发现值得一买的东西,所以李枫走进一家家店铺,继续熟悉系统。
一幅画引起李枫的注意,原因是在眼镜的屏幕里,画的上半部分,颜色很深,然而下半部分无色,研究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这幅画应该是拼接画,系统也不给个提示,不知道这幅画如何估价。最后李枫不得不抱憾,与之擦肩而过。
还有一幅字,条幅,没有题跋,系统提示是一个叫谢致柳的作品,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百度一下,乖乖不得了,谢致柳,当代大书法家大画家,百度还介绍,谢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你懂得)受到一定程度冲击,每每有人求字索画的时候,一般不盖章,不留题跋,怕连累了别人,估计这幅字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
百度上还说,那个年代,有个老干部非常喜欢谢老的字画,就求上门,画作画好后,死活不让谢老题字,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谢老落实了政策,安排了工作,老干部才带着当年的原作再次找上门,让谢老补上题款。
关键是这幅字的下端,也就是卷轴位置,颜色颇深。难道,卷轴是中空,里面藏了东西?为什么系统不给个提示呢?就像上次,无名氏的字20,黄慎的画多少多少。
一问,这幅字才5万块钱,那还有什么说的,但也不能老板说多少就多少,还了半天价,最后38000成交。
笔者真想吐槽一番,要知道,谢老的字画都是千万起步的,你说你碰到了5万的开价,还讲什么价啊?万一被人截了胡,你后悔去吧!
李枫怎么说?
“省下来12000,买只烧鸡买点啤酒不香么?”
嘴里还嘟囔着,这人咋懒得连个章子也不盖,是不是穷得刻不起章子啊?老板听得直赔笑。
李枫现在体会到了那些捡漏人的心理了,他不一定非要你便宜多少,他在意的是那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哪怕你便宜一百两百,让他的心理得到一定的满足就好。就像有些人下馆子,你可以不打折,哪怕最后送个(刷锅水一样的)汤,也是老板会来事,给面子。
回到家(租住屋),研究半天,最后从横轴里取出一幅画来,这次系统给出了答案:张大千仿石涛的《荷花图》。
发财了!
这是李枫的第一反应。
仿作、临摹,那也得分是谁,一般说来,仿作大都没有原作值钱(不要喷,本人是俗人一个),但张大千老先生的作品不是这样,他的临摹作品往往比原作还牛,许多仿作连连创下拍卖会记录。
李枫的第二个反应就是,为什么《荷花图》起初不能显示,难道就因为是没有铺开?好吧,试试好了:把画卷起来,系统就静默了,再摊开,又显示了。
原来如此,你可以被遮住(比如画中画),但不能折叠改变形状,或者揉吧成一团。
收藏起来?还是算了吧,不说钱不钱的,就自己的租住屋,即便是将来买了房子,也不知道如何保存是不是?这样的宝贝,如果因为自己保管不当而有所损伤,那才是真正的罪过。
过我手,即我有。李枫如此安慰自己。
美美地睡了一觉,次日带着两幅画,以及最早淘来的两件清朝民窑瓷器,李枫再次来到寻古斋。
古老在,旁边还有一美女,古老介绍说是自己的孙女,李枫点头示意,算是打过了招呼,古老吩咐美女泡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