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朱棣的真正意图



    拎着刻尺,曹玮有些木然的走进铁匠铺,脑中思绪纷杂。

    铁匠们依旧是在打造汽缸的缸体,叮叮当当大锤小锤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盛水的锅炉只要能用就行,不用刻意追求精度。

    曹玮拿起那已经打造好的活塞,用刻尺仔细的反复测量。

    古时刻度的计量单位为:1里=15引、1引=10丈、1丈=10尺、1R=10寸、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毫=10丝、1丝=10忽、1忽=10微、1微=10纤。

    严震直给曹玮送来的刻尺,上下两边都有刻度。

    上方刻度是厘、毫、丝,下方与之对应的是忽、微、纤。

    可以说是此时最为精密的刻度尺了。

    朱棣也进了铁匠铺,在一旁的杂草堆坐下,看着曹玮认真的拿着刻尺,测量活塞在汽缸内一端,扁平的圆柱体直径是否相同。

    一个圆形的直径有无数条,曹玮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慢慢挪动着刻尺绕着圆心一一测量。

    他不仅要用刻尺上方的厘、毫、丝测量,还要用对应的忽、微、纤,去进一步精确读数。

    这是个磨人且累人的活计,曹玮蹲在那里不一会就憋了一脑门子汗,然而他却无暇去擦拭。

    朱棣饶有兴致的盯着曹玮,似乎是想将他从里到外看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转眼一个半时辰就已经消逝掉。

    而对曹玮来说,他脑袋都大了!这一个半时辰太难熬了!

    他已经蹲得浑身僵硬,双腿发麻,脖子发酸,眼睛发胀。

    要是严仲在就好了,这活应该让他去干……

    看着手中活塞面上标记之处,曹玮点了点头。

    还行,至少没有白忙活。

    这活塞的圆形面,拿眼睛看确实够圆了,但拿刻尺这一测量,简直就和月球表面一样,有凸出,有凹陷……

    但幸好所差不多,都是几微、几纤。

    还须得慢慢打磨才行啊……

    后面打磨的工作就不能再让铁匠们来了,曹玮不放心。

    小心翼翼的放好活塞,曹玮在距离朱棣两尺的地方一屁股坐下,伸手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水。

    等汽缸缸体打造完了之后,还要用更加麻烦复杂的方法,里里外外的测量一遍。

    一想起来,曹玮脑袋更大了!

    “曹兄测量完了?”朱棣语气平淡的问道。

    曹玮点点头,半晌之后,幽幽问道:“殿下,这刻尺草民能不能多留两天?”

    将活塞带回家打磨,也是需要反复细致的测量的。

    当初说没跟严仲说要用多久,有些失策。

    朱棣听完,毫不迟疑的点点头:

    “此事简单,我回去往工部走一趟便可。”

    曹玮朝他拱了拱手,笑道:“多谢殿下。”

    朱棣却摆了摆手:“曹兄不必跟我这么客气,能结识曹兄这等有才之士,是我的荣幸。”

    这话着实是让曹玮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了。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只好再次拱了拱手。

    朱棣将目光投向正在忙碌的铁匠们,“看样子,这大家伙他们还要费上许多时间,不若曹兄与我去外面走一走?”

    曹玮思索片刻,点头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