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一眸火眼照人寒-第4/6页



        张星彩重重的点了点头,“否则,他何必隐瞒他会写字呢?”

        而不等关银屏与张星彩彻底想明白,关麟的声音再度传出。“问也问了,答也答了,玩也玩够了,现在…咱们该聊聊正事儿了。”

        关麟的眼眸上移,“你岂能逃得过本曹掾这火眼金睛,还不打算招么?”

        “魏谍——夜莺!”

        …

        …

        洛阳城。

        自董卓焚烧洛阳以来,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空荡荡的房屋无人居住,有的还残留着焚烧的痕迹。

        宽阔的街道上,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和蓬头垢面的孩子聚在曾经那辉煌过的鸿都门学处。

        此刻有人正趁着夜色在鸿都门学的废墟前说书。

        别处的说书是为了赚钱,这里的说书,则是为了给这片空城中仅存的百姓,带去一片孤寂的乐土。

        历史上,曹操重修洛阳是在关羽败走麦城后。

        而曹操对于洛阳,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及双重意义。

        其一,他是在这里厚葬了关羽。

        其二,便是曹操本人在这里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说起来,曹操葬在哪里,历来争议不断,可死在哪里,却毫无争议。

        曹操便是在重修后的洛阳城里永辞人间。

        当然,此刻的洛阳还没有半分重修的味道。

        满街的断墙颓垣,恢弘的宫殿狰狞又破败,宫内生着野草,跑着兔子与狐狸。

        趁着夜幕,一驾马车徐徐来到了鸿都门学的废墟处,从其中走出的女子一袭红衣,正是那一日在芒砀山陵园的地底,将匕首一次次刺向曹操画像的女子。

        她徐徐走到了百姓中,坐在了一处石阶上,静静的听说书人讲故事。

        话说回来…

        北方的说书与南方的说书截然不同。

        北方说书捧的是曹操,贬的是刘、关、张与孙氏一族;

        可南方的说书则完全相反,捧的是刘,贬的是曹。

        成王败寇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至于历史的真相?

        重要么?

        百姓们心目中的真相,仅仅是坊间流传着的故事罢了,这便是舆论!

        红衣女子遥记得,上一次,来此听书,说书人讲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彼此杀了对方的家小,以此“封心”的故事。

        而一出“封心”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刘、关、张的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