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朝贡贸易-第3/4页



 还没完了是吧?于谦翻翻白眼什么也没说,王直冷哼一声嘴角抽动几下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胡濙和金濂对视一眼后双手一拱,朝着皇陵方向轻声咳出一句:“不为人子!”也不知道这话到底是说谁。

 反倒是金濂洒脱,又不是第一次被这货坑了,多坑几次就习惯了。全程面无表情,就像是泥塑的一般。

 “兴伴伴。”见到一干人等不搭理自己,朱祁钰没趣的转头叫了兴安。

 “奴才在,皇爷吩咐。”兴安连忙回应。

 “给杨洪宣旨的人,交待一下。人家石亨可是说了,将军领军在外征战得了缴获挺好,可用的是朝廷的人马、物资。这打输了要朝廷兜底,这打羸了不上缴个三成、五成的那可就是另有祸心了啊~”

 ……石亨,刚才说了这话吗?

 皇帝说是石亨说的,那就只能是石亨说的了,何况还有一众阁臣在旁边做证。石亨估计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没进门时被算计了一遍,才出了门又被坑了一道。

 宣府打羸了兀良哈三卫可不是就杨洪一军的功劳,这一下被石亨下绊子少了三成缴获孙镗、高礼他们三路人马不知道多恨石亨呢

 “启禀陛下,这兀良哈三卫旧地乃极佳牧场,又紧邻大宁卫,来年春、夏之际是否需要派遣大军前往筑城?”陈循可不管石亨怎么被坑。对于文官而言,坑武官就是人生必修功课。于是,陈循直接问道对于兀良哈的处置问题。

 想要守住就要筑城,要筑城就得花银钱。这种大工程,不是三、五年税赋就能解决掉的。

 “不用,牧场而已。”听到朱祁钰回答不用筑城,陈循明显松了口气。

 “每年秋末时节往塞外加派人手,初冬筑城。”一口气没喘上来,陈循差点被自己痰给噎死。

 “冬季筑城?”一时错愕,胡濙也叫出了声来。

 “陛下,可是以罗通居庸关冰水浇城为例,帮而遣大军于秋冬时节往塞外筑城守卫?”于谦很快想到了答案。,提了出来。

 “也可以不论时节遣大军往塞外巡哨,夏时帐篷,冬筑城。守住了水源就守住了塞外,有轻、重战车为阵就是守个几年没有后援也不怕。”朱祁钰信心满满。

 别人可能有些怀疑,但于谦表示赞同的。面对几人疑惑的目的,于谦轻轻点头示意。

 重车营中主力偏厢车可谓皮糙肉厚,蒙古军队在没有大口径火炮的情况下很难靠着冷兵器摧毁。结成营寨的大明官军又怎么会任由蒙古人挥舞着弯刀近前呢?

 要说火炮,不巧,重车营中还真有配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车载火炮藏在车阵中露出个黑洞洞炮口,等到打响时才发现就晚了。

 平时将大车首尾相连结成营寨守住紧要位置,有水源保障,有粮食储备,守个三年五载还真不是什么事。

 如果要说到粮食储备,呵呵~

 这可是大草原,守住的地理位置足够控制好大一片草场了,有牛有羊还怕饿死?

 “诸卿,适才朕提到这‘厚往薄来’一事当要废除,大明朝民脂丰厚也不能白白送了那些化外野人。”

 朱祁钰话音刚落,胡濙、王直等人表情从惊愕到欣喜,那种细微的表情变化根本不用认真观察。

 这种欣喜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自洪武帝时期好大喜功的朱元璋就曾经指示过要对那些向大明朝贡的番国给予优待。

 按照朱元璋的原话是“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进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这就给大明朝对待朝贡定下了“贡赐盖用以怀柔远人,实无所利其人也”的调子。

 你想的是怀柔远方小国,可人家拿你大明当成钱多人傻使劲霍霍。虽然朱元璋发现了这个问题,从洪武五年就下旨给各“属国”定下了朝贡的次数,可是这么肥厚的利润空间人家哪里会肯有限数?

 洪武中晚期时,朱元璋在时各国还能老实点应付,不但不敢在朝贡次数上玩太多花样,朝贡的人数也规规矩矩。可是朱元璋两腿一蹬,那造了自己侄儿反的魔鬼皇帝朱棣可就不管这些了,不多弄些使臣过来朝贡那怎么能显出自己永乐大帝的英明神武。

 再加上朱棣说的“朝廷驭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给赐赍,虽加厚不为过也”,造成大明朝一时间“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的盛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