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我不懂税赋,我只懂搞钱-第2/3页



        百里先生轻笑点头,转向王渊开口:“小友可有良策!”

        “国家大事,我一小小童生哪懂,就不班门弄斧了!”

        王渊摇头。

        再坐一会儿,给二舅子一个面子,就要去卖香皂。

        一群读书人,空谈国家大事,说再多有个毛用!

        百里先生仍旧劝道:“小友,那就不谈国家大事,咱们随意聊一聊!”

        刘建业嗤笑:“百里先生,他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哪里懂得国之税赋。”

        王渊还没说话。

        百里先生冷脸:“小朋友,功名非学问,只代表你会考试而已,南山先生连童生都未中,可有人敢说他不懂国之大事!”

        “百里先生,晚生孟浪了!”

        刘建业脸色一变,连忙抱拳赔罪,额头渗出冷汗。

        南山先生,姑州大家、名满天下,朝中有一成大佬,都是他的学生,这位百里先生应该也是。

        怪不得连贤弟都不叫了,直接叫小朋友,暗指他不懂事。

        百里先生又看向王渊:“小友,随便聊聊!”

        “看来今天不说点什么,这百里先生不放过我了!”

        王渊无奈道:“税赋我真不懂,搞钱还可以说一点!”

        “搞钱!”

        百里先生双目一亮:“请讲!”

        收税就是搞钱,小友这说法,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李三思瞪了王渊一眼:将国之大事说的这么市井!

        刘建业轻哼:他就不信一乡下泥腿子,税赋见识会超过他。

        王渊挑眉:“搞钱吗,自然谁有钱就搞谁的,整天搞苦哈哈的老百姓,费力气不说也真搞不到!”

        百里先生抚掌大笑:“小友精辟,谁有钱搞谁的!但怎么搞呢?”

        李三思、刘建业后背一凉:他们都算是有钱人。

        王渊道:“拆市坊之墙,县城不再分市坊,任何一处都可以做生意。”

        大业城池坊市制度,将居住区、商业区划分开来。

        市坊间有高墙隔开。

        早上开市、日落罢市,官府鸣锣,关闭坊市大门。

        这样好处,官府能轻易控制城市,缺点交易不便。

        华夏唐代就是坊市制度,宋代废除后商业极度繁荣,朝廷税赋大增,再也没有缺过钱。

        百里先生点头:“这的确有用!”

        县城处处商铺,买东西方便了买卖增加,税赋自然增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