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入境



    ……

    “当一个事物达到顶峰,就容易止步不前,逐渐瓦解……破碎,后或以悟升……或以为虚无。”

    “当世悟升者无一,归虚之人不过掌数。”一长者身穿粗衣,酒葫芦悬挂腰间,一头白发随意扎搭在身后。

    “师父,怎么连归虚之人也不过掌数?”长者身后,凌楸盘腿端坐着。

    两人在一块河滩的巨石上,长者望着眼前飞流的瀑布,抚摸白须,“当今修士,谁人敢言身处山巅……”

    ……

    “一朝灵源万山华,不过十四城烟雨。”这是出自当今一位文贤的诗句,流传于民间,世人虽有争议,但都不乏赞许一二。

    这句诗大致的意思是讲,灵源大陆所有大好河山,都比不过十四座城池的景色。

    而这诗句中的十四城分别是灵源大陆上哪十四座城池,这位文贤在下句有言。知都吴有一——潮城。

    ……

    峰竹村,是都吴北境边疆的一个小山村。村子落在山脚下,不大,却也有十几户人家。

    一道溪水从山里流下,正穿过村子,流进几十里外的大江——凌水。村民们也会沿着溪边小路,到江边的镇上做些买卖。

    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逢年过节,村里少会发生什么大事。而这几天却发生了一件新奇的事。

    峰竹村有这么个习俗,村里每有新人成婚,全村出钱帮那户人家盖一座新房。

    前几日,一对新人喜结连理,在村里摆了宴席。隔天,老村长就募款,选了一块好地方,召集人开始动工。

    第二天,村里来了一个外乡人。外乡人找到老村长,想帮忙盖房,老村长觉得人手够了,没答应,外乡人说了几句话……

    “我只要五分之一的工钱,其它一切照常,但帮我的马找个吃饭睡觉的地方,房子完工,马我也就牵走了。”

    外乡人骑着一匹瘦小的马,看看这人的穿着,身上的武器,也就知道他是一个浪修,而此人正是凌楸。

    老村长答应了。马被安顿在老村长家的牛棚里,凌楸把刀剑跟包袱放在一起,凌楸摸了摸马的额头,“你小子吃好喝好。”

    所有干活的师傅伙计,中午晚上两顿饭都由成婚的男娃家里起灶,凌楸也不例外。

    溪边一片偏僻的竹林里,凌楸搭了一个竹棚。清晨,凌楸去溪里抓鱼或到山里找野味,解决早饭,后两顿就是在村里吃。

    几天后,峰竹村上上下下都知道村里来了一个浪修,一个两袖清风的人。

    一天傍晚,凌楸回到竹棚,老村长早早在竹棚旁等候。“凌兄弟,给你带了一壶酒。”见凌楸来了,老村长笑迎道。

    太阳还没落山。两人来到溪边,找了个大石头当酒桌,便席地而坐。老村长把壶口上盖着的两个陶瓷碗放下,倒满酒。

    “这是自己家里酿的,还望凌兄弟不嫌弃。”老村长把一碗酒端到凌楸手里。凌楸接过碗,“哪里哪里,村长客气了。”

    凌楸抿了一口,“嗯。”接着一饮而尽。老村长也喝了口酒,问,“不知道凌兄弟是哪里人?”

    凌楸说,“晚辈是都吴人士,祖上三代都居住在南境灵城。”老村长看看凌楸,“灵城离这可不近呐。”

    凌楸倒了碗酒,喝了一口,“村长去过灵城?”老村长笑了笑,“家母是灵城人,自己不曾去过。”

    “哦?”凌楸看着老村长。老村长望着溪水里的落叶,“我母亲是灵城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