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窥武道-第2/3页



    初圣就说过,武道之路说易亦易,说难亦难,易在修炼路上,总有人前赴后继,庞大的基数下路是肯定能走通的,难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许武道的第五境,就在知其所以然这。

    这是初圣少有的判断失误,武道第一位五境,破,他也不明白。

    破有一个对武道的比喻,武道就好比一棵树,有千百条枝杈,一分再分,只有一个顶端能结出果实,但每个分叉的地方都把人蒙起眼睛走,至今没有人能站在树外,看清通往最顶端果实的路具体是哪一条。

    只能说武道之路,凭的就是足够庞大的基数,总有一部分经过一个个分叉会最终会到达果实。

    当然,这不是否认功法、师傅、毅力等方面的作用,天上不会掉馅饼,自然也不可能掉下个五境修为。只是说,至今武道还没有把它最神秘的面纱掀开。

    或许就像破的比喻一样,等有人能站在武道这棵树外去看这棵树的时候,或许就是武道新境界的起点。

    颛孙若谷听完面露沉思,武道先于文道从人族兴起,并从灵道的大体系中第一个真正独立出来。

    可文道后来居上并发展至今,整个体系的脉络基本成熟,没道理武道的研究会跑偏这么多,演变成一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靠运气的体系。

    如今的第五境,明面上的二十人,五文、八武、七灵,武道五境的人数是最多的。这种反差,背后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

    “而且你又是从哪听说的,家里的三本武道功法都是烂大街的?”

    说起这颛孙问天气不打一处来,虽然禅让一脉没落了,但怎么可能只有烂大街的货色,禅让九帝,可各个都是第四境巅峰的强者。

    初圣也曾经说过,要没有之前九帝这些先贤打下基础,自己也不可能有晋升第五境的契机。

    “这不是偏信了对面山头慕容家慕容克己的胡说嘛,对了父亲,那功法有品阶吗?另外两部功法厉害不?”颛孙若谷连忙岔开话题。

    “功法自然有高低之分,就像武器一样,兵器分为凡器和灵器,凡器又可细分为百炼、千锤、万锻,灵器则是灵器、玄器、圣器。功法的品阶要少一点,毕竟武器的优劣很好比较,但不同的人修炼相同的功法,效果各有不同,大体上就是低中高圣四品阶。”

    “低中高?有点土气”颛孙若谷忍不住吐槽,这种分阶的方式,仿佛是上个时代的古董。

    “武道功法浩如烟海,圣阶之下的其实也少有人按这种分法称呼。”颛孙问天对颛孙若谷的话并不意外。

    武道功法的分层,确实是有点不上档次,哪像文道,学问做的好坏有正身、要术、一直到通圣几个等次。

    当然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如果是农家那种,一开始跟你儒家、道家的玩法都不一样,对应称呼自然也不尽相同,只有最后的通圣,是文道所有分支都一样的。

    政事上也差不多,由简入难,最高的是治世。

    “那《玄幽步》?”

    “自然是圣阶功法,毕竟这可是颛祖与另一位上古帝君共同钻研出来的。”说到这颛孙问天语气满是自豪。

    “父亲,孩儿还有一事不明,既然武道修炼全靠运气,呸,全靠上天眷顾,那为何父亲当时就断定孩儿已经入了劲境?”说完,颛孙若谷看到颛孙问天想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

    “说你笨吧,一天明志,五天《玄幽步》大成,这速度可以说亘古未有。说你聪明吧,连这个都没反应过来,武道功法,虽然《玄幽步》是少有的不限境界都能修炼的圣阶功法,但既然你能用出哪怕只是入门的一步十丈,那也说明你体内的劲已经达到了施展功法的标准,这不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