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纸上政变



    从312年到315年,汉赵帝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刘粲和他的兄弟们立下了不少军功,而皇太弟刘乂呢,自然与这些军功无关。无功而居高位,犹如摞着椅子坐在上面,不但不稳,还很危险。

    315年,汉赵帝国用了两个年号,一开始是嘉平五年,3月份的时候,以太庙的建成作为理由大赦了一次,顺便改为建元元年。之后发生了一件怪事,在皇太弟刘乂住的地方东宫的延明殿房顶,下了一场“雨血”,这就近乎传说了。不管是像雨一样的血,还是像血一样的雨,都让人感到奇怪和恐怖。如果这是真的,可能是以下情况之一:

    第一,有人夜里潜入东宫,故意将血水或红色水浆抛洒于屋顶,制造恐怖气氛。

    第二,延明殿屋顶的瓦在下雨后掉色了,而且这瓦是红色或类似颜色。

    第三,刮了一阵沙尘暴,吹来了红土,一下雨成了“血水”。

    第四,一群吃了红果子的鸟飞过,拉了一大片红色的鸟屎,雨水一冲,颜色有点红。

    伴随下“雨血”这件事的,还有延明殿的瓦掉了下来,落在地上陷进去深达五寸。如果不是大风吹的,那就是有人上房揭瓦了。但史书上没有说有风,所以这事就有点诡异了。东宫的地面看样子是没有硬化过的,估计就是普通的泥地,不然瓦片掉下来深达五寸就太难了。

    不管怎么样,事情发生了,都不是让人高兴的事,刘乂对此深为厌恶,就去拜访太师卢志、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向他们请教。这三位不是皇帝的“三师”,而是皇太弟的“三师”,不然就变成皇太弟刘乂去问刘聪的智囊团了。

    卢志原来是司马颖的谋士,崔玮和许遐也是晋朝的官员,三人在永嘉六年(312年)八月晋阳陷落后被俘,当时崔玮担任晋帝国的太子右卫率,就是太子宫右翼护卫队队长,许遐是侍中。刘聪在312年9月任命卢志当太弟太师、崔玮当太弟太傅、许遐当太弟太保。这几个人历经晋帝国官场,来到汉赵帝国,多少有点旁观者清的优势,所以一看刘乂的情况就知道汉赵帝国的皇位继承权斗争是怎么回事。

    卢志等人清楚地告诉了刘乂他们的判断:“主上过去以殿下作为太弟,原因是需要以此来安抚众望,现在则已经属(zhǔ)意晋王(指刘粲)很久了,王公以下都很清楚这一点,只不过都在等正式的圣旨确定此事。相国的位子,从魏武以来,就不再是人臣可以担任的官职,主上原本公开发布诏书,将其定位为用于追封的荣誉官职(专业用语为“赠官”),如今突然让晋王兼任,有关的仪仗待遇超过了东宫(指刘乂),万机之事都由其决断,府内设置太宰、大将军和效忠王府的军队,形成自己的羽翼。这件事大势已去,殿下不可能被立为皇位继承者的事情已经很明了了。然而比这还更严重的是,现在已经不是立不立的问题了,而是面临着难以预料的危险,可以说是祸在旦夕,殿下需要及早应对。”

    卢志等人说的晋王刘粲当相国的事,发生在314年。当年正月,刘聪设立了丞相等七公职位,设置了辅汉将军等十六个大将军职位,分别配备两千兵力,由皇子们担任。刘粲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担任丞相、领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晋王的。这四个身份,任何一个都是重量级的,等于是行政、军事一手抓了,刘聪如此做,感觉就是瞎子也能看出来是什么意思了。刘粲担任丞相统领百官的同时,兼有相国的身份,兼相国的事记载在《晋书》里,《资治通鉴》写到这儿时没有采纳,估计司马光看到这儿也是有点疑惑的,但卢志说的总体意思是没问题的,就是刘聪已经属意刘粲为未来的接班人了。

    试卷拿到了,什么题目也知道了,可是学生愚笨,不会答呀!没关系,三位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