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权力诱惑-第2/2页



    单太后去世以后,刘聪对刘乂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前是宠信有加,现在是有所冷落,只是还没有到要罢黜刘乂的地步。

    刘乂能够知道谦让皇位,劝说母亲,至少要10岁出头才合理,就算12岁吧,单皇后生育刘乂的年龄,往小了算,14岁,那么在310年这一年,单太后是26岁。古人平均寿命短,能够称得上“年轻”,应该小于30岁。因此,比较合理的情况是,单太后死的时候,在26岁以上,30岁以下。

    不管怎么样,单太后去世的时候很年轻。作为太后,她对于刘渊之后的政局影响很小,相比后来北魏的胡太后来说,她的政治能力几乎为零。如果她具备像北魏胡太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太后那样的能力,哪怕是一半的程度,汉赵帝国或许能在刘渊之后不至于那么拧巴。所以,母仪天下确实不能仅凭美貌,更需要智慧和与之匹配的能力。

    刘聪的正妻呼延皇后,有一个儿子叫刘粲,为了儿子的将来,呼延皇后没少在刘聪耳边吹风:“父死子继,这是古往今来天经地义的事。陛下继承的是高祖(指刘渊)的大业,跟皇太弟(指刘乂)有什么关系?陛下百年之后,刘粲兄弟必定没有种能留下。”刘聪回答:“是这样的,给我点时间,我好好想想怎么办。”呼延皇后继续说:“这件事不解决,就有发生变化的可能。皇太弟看到刘粲兄弟逐渐长大,内心必定会有不安的想法。万一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发生灾祸,就未必跟今天的不决断无关。”刘聪听了,心里很认同。

    这搞得像是史官夜里藏在刘聪夫妇的床底下一样,听得这么详细周到,连刘聪心里怎么想的都感觉到了。

    因此只能说,这是合理的推断。呼延皇后必定在日常有所表示或流露,而刘聪在即位之日的谦让仅仅是走个过场,皇位拿到手之后将来再“还”给刘乂只是一种客套,相信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这么理解的,所以史官作出如上记载也很正常。这个事情,有没有呼延皇后的枕边风,结果都是一样的,刘聪是何许人也,他怎么可能真的将大业传给刘乂!

    刘乂自己却不是这么理解,这就是当局者迷。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诱惑,这种诱惑大到让当事者忘掉了绝对的危险。

    单太后的兄弟单冲,也就是刘乂的舅舅,担任光禄大夫,他哭泣着对外甥刘乂说:“疏不间亲。主上已经有意于河内王(指刘粲),殿下何不主动让出(皇储的位子)以避让呢?”可惜刘乂执迷不悟,回答舅舅道:“河瑞之末,主上自己因为嫡庶的区别,以大位让我。我因为主上年长,又推让给他。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兄终弟及,有什么不可以呢!等刘粲兄弟长大成年,就跟今天的情形相似。何况儿子和弟弟之间,亲疏程度差不多,主上不可能有你说的这种意思!”

    河瑞是310年的年号,7月份发生政变、刘聪即位后,就换了新的年号,河瑞之末指的就是7月政变之后。刘乂跟舅舅说的这番话是铁了心认定刘聪会将皇位传给他这个皇太弟,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这个皇位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是自己谦让给了刘聪,这事刘聪哥哥可以作证,他当时就是说只是暂时当当这个皇帝的,将来会还给我的。刘乂可能没有注意到,皇位是刘聪先谦让给他的,而不是众望所归要求他登位、然后他先谦让给刘聪的。

    一个人只能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赠送给别人,而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赠送给别人。属于刘乂的东西不是皇位,而是皇太弟的身份,这是事实,他只能将这个属于他的身份在尚有市场价值的时候出手,才能换取自身的安全。不然的话,这个身份不但不能带来价值,而且有朝一日会带来杀身之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