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顾荣捧陈
当初的时候,陈敏为了笼络人心,凡是江东的豪杰、名士,统统的礼遇有加,给官的给官,送礼的送礼,但豪杰跟豪杰不一样,名士和名士不同。像顾荣,就当了丹杨内史,像贺循,就假装发疯,得以逃脱,还有的人就说自己老了或者身体不好,总之是推脱,不想当陈敏的官,再比如周玘,就说自己生了病,不去上任。
我得不到的东西,那就破坏掉。陈敏也看出这些名士终究是不能为己所用,就想干脆一个个咔嚓咔嚓算了。这个时候,顾荣来劝说他了,一通马屁拍得陈敏觉得不好好干都有点对不起祖宗了。顾荣是这样说的:
“中原地区现在乱成一锅粥,胡人、夷人在心脏地带为所欲为,看如今的形势,想要复兴国家恐怕不可能了,老百姓面临着亡种的危险。江南地区虽然遭受了石冰之乱,但中坚人物还保留了下来,我常常忧虑没有孙权、刘备这样的明主来带领大家保土卫家。现在,陈将军神武盖世,功勋显著,拥有几万武装力量,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停泊在一起就像山峦一样,如果陈将军能够做到取信于君子,使得他们安心释怀,贡献力量,去除芥蒂,堵塞住那些造谣诽谤的嘴,那么,对于长江上游的那几个州,只要发个檄文就可以搞定。如果不这样的话,终究是不济事的。”
陈敏听了以后,就放弃了咔嚓掉不听话的名士的想法,决定还是表现得大度一些。做大事的人嘛,格局要大一些。
顾荣说的这番话中,有几句是听了很舒服妥帖的,他没有直接说陈敏是孙权、刘备这样的人物,但暗示了你要是好好努力的话,你就是当代孙权和当代刘备。这比直接说陈敏是孙权、刘备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简直是延迟满足的教育范例。
顾荣是什么人?他是江南士族的领头羊,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羊都这样说了,那是非常值得相信的。再看顾老师严肃认真的样子,怎么忍心去怀疑他呢?
陈敏是想割据一方,但自己有没有信心还真不好说,结果顾荣这样一说,他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对于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但能力和品德不足的人来说,捧杀是很致命的。所以,从陈敏的角度来说,顾荣是害了他,救了那些犟驴。
陈敏搞了称楚公、加九锡那一套后,朝廷肯定要表态了,虽然朝廷的处境也很难。太宰司马顒马上任命张光当顺阳太守,带领步兵、骑兵五千人前往荆州讨伐陈敏。刘弘派出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驻扎夏口,又派南平太守应詹领衔水军随后跟进。从这一系列调兵动作看,朝廷虽然已经在中原压不住少数民族了,但在南方平叛的招法还是很专业的,在这方面,中央政府的优势就是可以集中调动资源,而造反的人只能动员兄弟亲族加少量死党。
这儿出现的张光、刘弘、陶侃都不是一般人。其中,张光早年以牙门将的身份参加过伐吴并立了功,304年,张光援助雍州刺史刘沈讨伐河间王司马顒,兵败被擒,司马顒赏识他的豪勇,不但没有杀他,还让他当了右卫司马。
陶侃和陈敏是同乡加同年——他俩是同一年当上吏的。湖北随郡的内史扈怀因此有点担心,跟刘弘说:“陶侃负责的是大郡,统领的部队战斗力强,如果他有什么异心的话,荆州的东大门就敞开了!”刘弘回答道:“陶侃的忠诚和能干,我了解很久了,你说的这些都是不会出现的。”陶侃听说了以后,派儿子陶洪和哥哥的儿子陶臻到刘弘那儿报到,意思是请刘大人给孩子们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也起到人质的作用,这样刘弘大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加上了保险。
刘弘是个非常正派、明智的人,他非常信任陶侃,也明白他派两个晚辈来是什么意思。陶洪、陶臻来了以后,刘弘任命他俩为参军,给了不少钱物,让他俩还是回到陶侃身边去,临行的时候,刘弘对他俩说:“陶侃,是你的好父亲,是你的好叔叔,他现在要出发打仗去,你们的祖母岁数大了,需要人照顾。匹夫之间的交情,尚且不会负心,更何况大丈夫之间呢!”意思是他是绝对信任陶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