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捡了个院士!-第2/3页



        回想过去这段时光,赵原觉得五味杂陈。

        他原本只是有个初步的计划,想在分院整个院士出来,只是没想到过程如此艰辛,而且存在极大的运气成分。

        尽管赵原在外科领域是绝对天才,在科研方面并没有展现出同级别的实力。

        当然,医学科研领域对赵原的评价并不低,因为赵原在支架、聚合物生物材料、异体ctr技术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尤其是竺海霞团队近期研究出了全新的产品,在血液领域、肿瘤学科引发了震动。

        如今赵原又多了一个领域,那就是异体皮肤移植技术。

        作为该团队的核心骨干,赵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医学的科研比想象中复杂,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多学科交叉。

        听上去高大上,容易出成绩,其实就是个天坑。

        比如最基础的蛋白质研究。

        大家都知道由氨基酸构成。

        但氨基酸能把百分之九十的医学生挡在生化门前,让他们熬秃了头。

        到了竺海霞、郭志昌这种高度,研究出成果不仅需要努力和天赋,更需要有运气。

        运气甚至占了更多的成分。

        给你一个现成的样品,不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原理,想要复制出来,需要付出的难度,可能比探索过程还要艰辛。

        所以科研是极不公平的方向,只适合天才,即使你是天才,也不一定能做出成绩。

        郭志昌当年曾经因为灵光一闪站在了推开异体皮肤移植那扇门的边缘。

        而赵原的出现,则递给他打开那扇门的钥匙。

        尽管赵原觉得自己的功劳没那么大,但在郭志昌看来,赵原恰好有自己最缺少的东西,两人的合作,有了美好的化学反应,对突破瓶颈,起到了关键作用。

        赵原有两个世界的知识储备,有时候他偶然冒出来的一句话,会给郭志昌带来很多灵感和启发。

        赵原送走郭志昌,给陈果打了个电话。

        陈果得知郭志昌决定加入中元大学,心情极为亢奋,宛如中了**彩头奖。

        “没想到郭院士竟然会选择中元大学,离不开赵院长的支持。”陈果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狂喜。

        赵原没有揽功,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保持低调。

        “主要是陈院长一直给天华分院提供帮助,郭院士感激当初你为他解决了孩子上学和媳妇就业的问题。”

        陈果被赵原拍得极为舒服,哈哈大笑,“那是我应该做的。请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郭院士的亲属,为郭院士专心科研提供后勤保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