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结善缘!-第2/3页



        与几名学生见面之后,赵原带着郭志昌去见秦老。

        进入屋内,郭志昌发现除了秦老之外,还有几名院士,虽然不是医学界的泰斗,但在自己的行业有很高的威望。

        秦老跟几人引荐郭志昌。

        郭志昌虽然不是太擅长处于人际关系,但已经知道今天的见面是有意安排的。

        一名科研人员想要成为院士,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科研出成绩,还得在高层当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医学在众多科研项目中属于分支,尽管郭志昌的异体皮肤移植在医学圈产生了不错的影响力,但说实话还没有达到跨圈的层次,因此秦老联系几个圈外院士,帮郭志昌多认识点人,提升知名度。

        “小郭在异体皮肤移植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机会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走的是另外一个路径。”

        见秦老对郭志昌如此夸奖,几名资深院士投向郭志昌的眼神不一样了。

        科研有两个方向。

        其一,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创新。

        其二,打破常规,走出自己的专属风格。

        前者相对比较容易,也容易出成果,但想要成为院士,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因为无论是什么学科的院士,必须要拥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尽管研究出了一些东西,但在转化成果,成为应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束缚,因为你的技术借鉴了不少别人的理论,那些理论早就被人消化,成为卡脖子的武器。

        以岛国为例,当年在研究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时候,将这个领域所有的技术都进行注册专利,倘若按照等离子技术那条线走,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要支付费用给岛国的企业。

        尽管你有了重大突破,但得到的利益可能比不上那些琐碎的专利获利更多。

        后来很多企业没有选择等离子技术,而是选择液晶显示技术。

        如此使得岛国的战略失败,在后期的竞争中没有占到便宜。

        又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

        岛国在研发氢能源汽车,并将相关专利全部注册好,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有些专利其实是很小的东西,但一旦其他人走了那条路,必须给专利费。

        而华国选择不走那条路,而是在推动电动车技术。

        并非氢能源汽车方向不好,而是大国的竞争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具备更大的战略视野。

        所以想要成为院士,必须要打破原来的技术路线,有对、学科进行重塑的实力。

        因而第二种科研人才更容易成为院士。

        得到秦老的高度评价,几个资深院士对郭志昌的态度明显有所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