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解决难题-第2/4页



        厉元朗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耽搁,现在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

        话锋一转,便问起市纪委对于八十八名干部的处理意见。

        “现在有两种意见。一个是要坚决查处,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处理。”

        “另一种认为,大规模处理干部,容易引起恐慌,出现不稳定因素。”

        八十八个人,占了四分之一的达丁县干部人数。一旦动手,势必影响到正常工作运转,反响也不好。

        为此,厉元朗专门召集市长樊俊、市委副书记景伯潇、市纪委书记高明化、组织部长洪光举、市委秘书长楼安国等人,在小会议室举行碰头会。

        厉元朗开门见山的说:“这次会议就两个议题。请大家讨论研究。”

        “一是达丁县八十八名涉案干部的处理问题,二是有关人事问题。”

        “首先有请明化同志就张民清一案做详细说明。”

        高明化清了清嗓子,一五一十的把调查结果讲述一遍。

        景伯潇听完,感慨道:“这个张民清,在达丁县主政八年,也祸害了八年,不除简直难以服众。”

        樊俊则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他的担忧。

        “我看了八十八人的名单,正科级就有十来个,还涉及一名退至二线的副县级。”

        “如果按照规定全部予以处理的话,这对于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整个达丁县运转影响巨大。我的意思是,可否依照他们的情况采取酌情处理?”

        洪                        洪光举作为组织部长,负责管理干部,自然深知樊俊所说句句在理。

        于是建议道:“我赞成樊市长的意见。对于那些涉案不深、问题不严重的干部,我们应该酌情进行轻微处理。”

        “张民清长期处在领导岗位,大搞一言堂。下面干部想要做事,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他的认可和同意。我想,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纵然法院量刑时还要考虑主犯从犯呢,所以,把涉案干部分门别类,按照有关规定不同处理,才是最佳选择。”

        楼安国也点头,表明相同的态度。

        其实,这和厉元朗的观点高度契合。

        只是他不能一个人做决定。

        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效果会好一些。

        基本上,对于八十八名干部处理决定,在座几人意见一致。

        稍后就可以上会了。

        而关于第二项人事议题,则很复杂。

        这次研究的人事人选有好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