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话 百废待兴



    “本县隶属汝南郡,位于黄淮平原中部,属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里,东西长114里,南北宽42里。县地乃平原地貌,县内有颍河自北向南穿越,四时分明,必需充足,冬季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秋温和而时间紧张。本县平均四年闹一次大灾,每年闹一次水灾,哎,说是沃野千里,实则多灾多难!”刘义坐在县衙会客厅内,正在听着一名胡子花白的西华县老者讲完西华县的概况。今天的会客厅内共有5人,刘义坐主位,左手边是县丞吴俊吉和户籍主事王季,右手边是工程部主事杨林和供应部主事何伟。

    “这么说来,这西华县当真正命途多舛之地。”刘义哀叹一声,向着县丞点点头,又转向新任的户籍主事王季,“人口普查的工作已经半个月了,王主事,经过你的盘点,现在县城内大概还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人在册?”

    王季站起身来,双手张开一策竹简,说道:“经下官详查,县城内犹存九十二户之家,合共有三百八十九口,是乃详细之名册也,愿县尉览之,甄详其内容。”

    “啥?”刘义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的调查结果出来还是让他大跌眼镜,赶紧接过竹简细细仔细查看,只见竹简上一行一行详细的写着:一、张家

    张文,男,年四十,户主

    张雅,女,年三十五,妻

    张强,男,年十五,子...

    二、李家

    李明,男,年五十,户主

    三、赵家

    赵六,男,年二十,户主

    妻子无。……

    诸如此类,共九十二户。

    “才三百八十九口人?你没弄错吧!西华县城这么大,就只有这么点人?”刘义大概阅览一遍,怀疑的问道。

    王季不紧不慢的说:“诚然如是,昔日黄巾军之犯城,城中已为荒芜之地,掩盖与黄巾军有连系者得以幸存。”

    “噢,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城里现在居住了九十二户人家,然后有三百八十九口人曾经通敌黄巾军?”刘义无奈的问道。

    “然也,可如此理解。”王季回答。

    “我靠!”刘义瞬间双手扶头塌在了椅子里。

    刘义已经接手西华县半个月了,半个月来主要就是组织人收拾县衙,期间任命了四城门守卫和巡逻队长,这些人都由之前兵变的时的时候的领头的那几人担任。任命杜远为西华县军事统领,又差人去金龟村通知赵二狗子带上人搬回来,然后将县衙里设置了县丞、工部、户部和供应部,忙的不亦乐乎,可惜现在这些部门都只有一两个人,只是个空壳子,在这期间裴元绍倒是当苦力帮了不少忙,这不今天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了,说是叫上县里几个知事儿的,了解了解西华县。谁知,刚刚开始了解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刘义缓了缓神,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现在百废待兴,要面对现实。

    然后就继续询问供应部主事何伟,“那么何主事,我们现在库房里整理出来多少兵器、粮食?”

    供应部何伟原本是一个酒楼掌柜,因为黄巾军的到来他的酒楼被烧了,这才来到县衙应聘了这个岗位,只见他整理了一下官服,郑重的说:“禀县尉,本县目前库房内共有完好皮甲五百件,完好兵器五百件,破损兵器千余,至于粮食……”何伟顿了顿,又继续说:“库房内现在只有粮食一百余斤,只够县衙人员十天之用度。”说罢,拱手行礼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刘义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点头痛,又转向工程部主事杨林,问道:“杨主事,那么现在西华城的堤坝、城墙和建筑情况现状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