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度过危机,问策贾诩!



六月上旬,楚地。 

 在袁基的动作之下,楚国各府开始行动,也楚国世家进入了风声鹤唳之中。 

 好在袁基的屠刀,并没有落下。 

 更多的世家,在知道自家事发以后,主动上交粮草与钱银,以此渡过家族劫难。 

 可以说。 

 要是没有刘备前面的雷厉风行,这些楚国世家,定不会只是简单的伤筋动骨。 

 当他们交完粮食。 

 回过神来以后,突然发现如今的天下,好像早已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天下虽然还是曾经的天下。 

 但他们手里,却再也没有钳制朝廷的能力,只要朝廷稍微有所动作,他们这些世家便毫无反抗之力。 

 这让他们觉得非常陌生。 

 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六月中旬,彭城长街。 

 鲁肃一行人策马朝城门而行。 

 “子敬!” 

 麋芳看着周遭的楚国百姓,眼中满是不甘道:“难道咱们就这样回去了吗?” 

 “久留无益!” 

 鲁肃面色平静道:“今袁基温水煮蛙,楚国已安稳渡过此劫!” 

 “当真是可惜!” 

 张曼成也有些意兴阑珊。 

 “那三辅还有机会吗?” 

 麋芳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没有!” 

 鲁肃摇了摇头,开口道:“只要益州与楚国的消息传入三辅,汉地之内的世家只要不蠢,都知道该如何做!” 

 “那...那咱们真就白跑一趟了?” 

 麋芳彻底无奈了,他这一路万里迢迢,一开始还想着从中原救民,不说太多,怎么也能带走个数百万。 

 可如今的现实却是。 

 在中原两朝的努力下,关内的百姓,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来救。 

 “……” 

 鲁肃笑了笑没有说话。 

 也正如他所说那般,大汉三地的世家豪族,在得知益州和楚国的消息以后,直接将府中多余的粮草献给朝廷。 

 别问,问就是想为朝廷出力。 

 再问就是忠心。 

 有了这批粮食加入,荀彧等人也总算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他们都知道。 

 这场由大旱演变的灾荒,总算是彻底渡过去了。 

 而让朝廷高兴的事情还不止一件。 

 关外的曹操,时不时的就有捷报传回,数十万牛羊进入中原,在府衙的分配下,被安置在百姓各家。 

 虽然只是借给百姓。 

 但对百姓而言,却是求之不得,因为他们的付出,远远低于回报。 

 六月下旬。 

 同样不被粮草困扰的楚国,也再次北征乌桓,于是乌桓于鲜卑这两领居,再次遇到了相同的对待。 

 而没人知道的是。 

 就在这个时候,益州各个书院的夫子,最近来访的客人突然多了起来。 

 七月初,乾地。 

 武州,天武皇宫。 

 “陛下!” 

 李进立于段修身后,面带迟疑道:“据下面传来消息,自废黜理民以后,治下一些州郡,不少大族被分配到了极好的良田,而寻常百姓分配的良田虽然不少,但多为收成不高,且位置分散的零碎之地,您看...!” 

 “百姓反响如何?” 

 段修闻言微微蹙眉,他没想到会出这种情况,可回头一想,也觉得很正常。 

 李进斟酌道:“百姓偶有言论谈及此事,但也极少!” 

 “让巡天司彻查!” 

 段修开口道:“一旦发现官吏受贿,即刻收押问审,有确凿证据便移交尚书台,该劳役的去劳役,该问斩的问斩,另外,去把文和唤来!” 

 如今的乾律已经相对完善。 

 刑部主百姓事物,巡天司监查天下,但他们的监察对象却是官吏,百姓的纠纷与案件,不在他们的职权范围之内。 

 而之所以是相对完善。 

 是因为在段修看来,乾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喏!” 

 李进闻言恭敬行礼应是。 

 半个时辰后,在户部府衙喝茶的贾诩,被李进请到了段修身前。 

 “文和!” 

 段修看着贾诩,含笑道:“唤你前来所为何事,在来的路上,想必进先也同你讲过,不知朝廷如今,该如何处理此事?” 

 “拆!” 

 贾诩闻言迟疑道:“世家大族古来有之,朝廷亦无可避免其壮大,但正如异地任吏一般,只要政律得当,将家族嫡系,旁支拆分开来,久而久之,或可抑止此患!” 

 “哈哈!” 

 段修闻言爽朗一笑,开口道:“文和之言,甚得吾心,明日朝议,朕会群策群力商议此事,还望文和莫要告假才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