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鲜卑魁头,曹操雀跃!



简雍无奈道:“可...可现在出头起哄的百姓,未必是真正的缺粮啊!” 

 “我岂能不知?” 

 刘备沉声道:“可倘若府衙没有动作,此种言论只会愈演愈烈,从而让刺史府尽失民心,孰轻孰重你应该清楚,去把贾龙唤来,此事交由他去办!” 

 “贾龙?!” 

 简雍闻言神色一敛,上前低声道:“使君,您这是准备动手了吗?” 

 “……” 

 刘备看了简雍一眼,并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 

 “属下领命!” 

 简雍心领神会恭敬行礼,贾龙在益州的地位不低,虽是武将出身,对刘备也很恭顺,但他最让刘备不满的,就是这家伙最近几年,跟益州士族走得很近。 

 简雍作为刘备的发小兼同乡。 

 自然明白刘备想做什么。 

 数日之后。 

 贾龙负责给缺少存粮的百姓放粮,缺粮的百姓以当初交粮的价格,将粮食买回。 

 然而不到四月中旬。 

 府库的粮食,便被贾龙放出去三十万石。 

 看着罗列清楚白纸黑字的账目,刘备的面色阴沉无比。 

 益州合共不过六百多万百姓。 

 而且如今才四月,就算也百姓缺粮,那也定然是不多的,而且有府衙出面安抚人心,那些百姓也不可能这么着急买粮食。 

 而如今的事实就是。 

 不到几天时间,三十万石粮食就没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益州出粮荒了呢! 

 “我也想看看,你们的胃口有多大!” 

 刘备合上账目,面色阴沉得吓人。 

 四月中旬,漠北关外。 

 狼居胥山脚,鲜卑王庭。 

 魁头面色凝重坐于主位,诸胡首领分而落座,脸上的神色同样非常难看,似在商议着什么。 

 “这曹操好大的胆子!” 

 一名青年起身,怒道:“他难道还想效仿那霍去病,欲封狼居胥不成,他有那个本事吗?” 

 “……” 

 诸胡首领闻言虽怒,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投向单于,而这名青年,正是鲜卑如今的储君,前任单于和连之子骞曼。 

 “既然曹操要战!” 

 魁头扫了一眼诸胡首领,沉声道:“那便战,即刻收拢大军,将各部子民迁于王庭,大军渡安侯河,推进三十里,同汉军一决生死!” 

 “喏!” 

 诸胡首领连同骞曼闻言,纷纷恭敬行礼齐喝。 

 “叔父!” 

 待诸胡首领离开以后,账内只剩魁头骞曼二人,后者迟疑道:“据侄儿收到消息,汉人此行兵马不过五万,我鲜卑控弦儿郎逾四十万,您为何选择收拢大军,而不命各大首领共同出兵,将汉人蚕食于草原?” 

 鲜卑诸胡逐水草而居。 

 上至知天命的老者,下至放牛赶羊的稚子,可以说都是在马背上长大。 

 只要有一定气力。 

 都能作为马上冲锋的控弦战士。 

 现在汉人的数量不多,在骞曼看来,只要借着人多势众,便能将汉人赶出草原,甚至将他们留在草原。 

 而不是叔父这般大张旗鼓。 

 倒不是说他小看汉军。 

 而是将诸胡子民迁于王庭,王庭的水草资源也是有限的,时间一长牛羊就会锐减,这种代价鲜卑也难以承受。 

 毕竟他们的牛羊。 

 都是以百万记的。 

 “愚蠢!” 

 魁头沉声道:“汉人甲坚戈利远胜吾族,如今更是借马具之便,骑射之术不输吾族儿郎,想要将汉人分而食之,某看不过取死有道!” 

 “你方才出言,霍去病封狼居胥!” 

 “那你可知,当初霍去病是何战法?” 

 “今汉人之强,比之卫霍时期如何?” 

 “今吾族之势,比之曾经的匈奴又如何?” 

 “侄儿知错!” 

 骞曼闻言先是面色变幻,再后来额头上开始渗出冷汗,听完垂首恭敬道:“请叔父责罚!” 

 “你啊!” 

 魁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只知有己,不知有敌,是为大忌,汉人没那么简单,那曹操也非是易与之辈!” 

 “你叔父我,没有你祖父的雄才伟略!” 

 “今汉人强盛,你叔父能做到的,就是在如此时局之下,稳定吾族内部,将吾族实力保存下来,而非同汉人相争!” 

 “若无时变,吾族唯有蛰伏!” 

 “定不能让吾族,走上匈奴的老路!” 

 “将来吾族会由你执掌,每一步都不可任性而为,因为稍有差池,便会令吾族无数儿郎丧身,你记下了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