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开仓放粮,大汉新政!



七月中旬。 

 吕布率领平乱军班师天武,得知陛下在天府水寨以后,当即把大军交给副将,闲不住的他带着亲兵向东而行。 

 而在这个时候。 

 段修已经离开水师,东渡前往乾地东境。 

 程昱也抵达天封,与崔琰相见。 

 不等他着手处理西境诸事,便被告知有尼格尔这么一号人物。 

 “还是先关着吧!” 

 程昱微微蹙眉沉吟半晌,最后还是决定先不管尼格尔,他知道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而大乾这个时候。 

 也的确不宜再度西进。 

 七月下旬,中原。 

 三辅地区再度传出骚乱,确是有百姓家中缺粮,找上了府衙。 

 京兆尹,郑县。 

 一群百姓围在府衙外,嚷嚷着要府衙放粮活命,一些家里还有存粮的百姓,也纷纷围上来凑热闹。 

 “我记得你!” 

 县令忍着怒气看向一名中年百姓,沉声道:“当初备案之际,尔家中存粮尚有六石,而家中不过三口,本能食用至十月,今八月不至,为何前来起哄?” 

 “县长您记性真好!” 

 那名中年闻言讪讪道:“其实某家中还有一石粮食,这不是担心……” 

 “怎滴只有一石了?” 

 县令目光一瞪,怒道:“这才不过两月,你家三口就用来五石粮食?” 

 “还有一石有二钧!” 

 那名中年硬着头皮回应县令。 

 “那就半月以后再过来!” 

 县令面沉如水,只觉事情有点难缠。 

 “……” 

 那名中年百姓闻言,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不敢跟县令顶牛,只得退出了人群。 

 “杨县令,俺家存粮不过半石,府衙若再不放粮,俺一家老小就得饿死!” 

 “是啊杨县令,我家有六口,当初的存粮只够食用到秋收,今天降大灾,家里的存粮已经快用完了!” 

 “杨……” 

 “都安静!” 

 县令面色难看道:“若尔等家中缺粮,本官自会遣人放粮,谁家要是急缺粮食,就去一旁登记,待府衙确认以后,自会给缺粮之家发放一个月粮草!” 

 说完,杨姓县令也不停留,直接转身入府。 

 “怎么才一个月粮草啊!” 

 “哎,还不如西迁凉州,听说凉州也有大旱,但人家水利修建得极好,旱死得农物也不多!”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可怜耕一辈子田,如今却落得无粮可食,一个月就一个月吧!” 

 “……” 

 一众百姓闹闹嚷嚷的前往登记,那些围观的百姓,见县令上纲上线不似作假,看了一会儿之后就自行散去。 

 一些百姓回去以后。 

 也放下心里,知道朝廷不会放弃他们。 

 而另一些百姓,却觉得现在领道粮食百姓,在占朝廷的便宜。 

 本着有便宜不占,就是自己吃亏的原则,这些人在回家以后,也难得大方了起来。 

 而郑县府衙的情况。 

 也只是中原旱地的一角,如冀,兖,豫,青等地,不少府衙也开始开仓放粮。 

 楚地有数州并无大旱,所以袁基也并未太过慌乱。 

 而荀彧在得知下面,已经开始放粮的时候,面上的神色极为凝重。 

 因为这个时候对他而言。 

 还是太早了。 

 可动物尚有存粮意识,人又怎会没有,特别是遇到这种天灾之际,他知道下面的百姓,有不少人都是别有用心,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文若!” 

 一旁曹操面色阴沉道:“要我说,如今旱情已成定局,不若将粮食收集起来,于地方亭里设分粮点,有府衙组建人手,每日按时给百姓放两餐食物!” 

 “谁家若敢生火造饭,直接处以典型!” 

 “以此杜绝百姓浪费粮食!” 

 现在他自己,包括大军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想到不少浑水摸鱼的百姓,曹操也是恶向胆边生。 

 “太尉如此,只怕会激起民变!” 

 荀彧摇了摇头,这种做法太过极端,而且有楚国在侧,他们这样做,这会令百姓厌弃朝廷。 

 “若有民变,那就杀!” 

 曹操沉声道:“现在的首要,是共渡此劫,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 

 “再等等吧!” 

 荀彧抿了抿嘴,还是没有同样曹操的意见。 

 “难道文若以为!” 

 曹操看着荀彧,蹙眉道:“仅凭国库之粮以及益州,便能供大汉两千万百姓食用吗?” 

 “要知道如今还不过八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