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兵临城下,国主决议!



无独有偶。 

 没等几天功夫,幽州战报传回中原。 

 与鲜卑单于魁头不同的是。 

 乌桓单于丘力居,在得知汉人欲兵出关外之际,他更倾向于同中原修好,但派去的使者,却被公孙瓒斩杀示众。 

 毫无疑问,公孙瓒出关征战乌桓。 

 受到了同曹操一般的待遇,面对几乎全民皆兵,众志成城的乌桓,公孙瓒败退卢龙寨,若非白马义从来去如风,他自己都极有可能葬身于草原。 

 去时的三万大军。 

 归来之际,折损过半。 

 使得袁基面色漆黑的同时,也只能下令,让公孙瓒扩兵至八万,以求重振旗鼓再战草原。 

 同时命蔡瑁,于青州兴建水寨。 

 希望可以借助水路,将中原之兵运往幽州,因为交战的消息已经传回,大军从交州出关,那些所谓的异族小国,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 

 这也导致。 

 楚国出关交州,并不能起到练兵的效果。 

 两国出关的失利。 

 自然迎来了对方的嘲笑,在这个关口,双方可谓是半斤八两,各执一词。 

 谁也别想看谁笑话。 

 时间转眼来到七月中旬。 

 段修率领大军,兵临安息国都,泰西封城下。 

 底格里斯河东岸,大乾军营。 

 一处望楼之上,段修遥望泰西封。 

 看着这座比原贵霜国都,还要宏大数筹的巨城,面上带着一丝疑惑。 

 实际上现在的安息国都,泰西封。 

 原本是安息国都塞琉西亚的卫星城,然其地理环境优越,在短短几十年内极速发展,最终与国都合二为一。 

 安息人将首都称作双子星城。 

 东为泰西封,西为塞琉西亚,两城合为一城之后,竞争愈发激烈,致使双子星城迅速壮大。 

 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陛下!” 

 一旁麴义面色凝重,恭敬道:“这安息国都格局甚是诡异,又有护城河为障,只怕大军得停下来,从长计议才是!” 

 其他人闻言,也点头赞同。 

 “嗯!” 

 段修微微颔首,开口道:“传信回朝,命六部官吏过妫水,治理大乾新下疆域,斥候遣出五十里,对周遭环境进行勘探,防备敌军来袭!” 

 这两个月下来。 

 他们在安息各个城池,都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疆域也攻下了三成,现在看到严阵以待的安息国都。 

 诸将与段修都明白。 

 想要拿下安息的疆域,眼前这座城池,必须要攻下才行,同样也不能有丝毫大意。 

 乾地,衡州。 

 一处山丘之上,一名中年官吏,看着各地正在采摘明棉花的百姓,脸上满是欣慰与激动之色。 

 “却是有九年了吧?” 

 中年官吏目露追忆之色,喃喃道:“如今西域棉地总算有所成效,也是时候请命东行了!” 

 于此同时。 

 中原两朝再度出关,不过此次的两军主帅,各自都收敛了许多。 

 并可以如此前那边大张旗鼓。 

 带出去的兵马,也尽是铁骑。 

 八月中旬,两国边境同时传回捷报。 

 两国百姓闻之,无不为其鼓舞,只觉胸中郁气得以宣泄。 

 九月初,天武城展开科举。 

 二十一岁的鲁肃,也正式在大乾崭露头角。 

 九月中旬科举落下帷幕,六部各自遣出官吏离开天武,朝西面而行。 

 转眼来到十月。 

 中原比往年提前一月引来寒潮,迫使两国出关大军收兵。 

 也正在这个时候。 

 一支宛如长龙的车队,迎着风雪缓缓进入玉门关。 

 十一月中旬。 

 段修率军渡过底格里斯。 

 和中原相比,安息境内的冬季,只需添件衣物便能轻易渡过,这种气温,对大军而言却是显得刚刚好。 

 十一月下旬。 

 两千座飞石车准备就绪。 

 没有任何前戏,段修直接下令摧城。 

 随着一枚枚巨石升空,无数安息将士与百姓,面色慌乱,只觉末日降临。 

 段修坐镇中军帅台。 

 听着数百步之外传出的惨叫声,面上的神色冰冷如铁。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泰西封城内,有相当一部分,是犹太人先祖,更何况战争本就没有仁慈。 

 其他诸将更是如此。 

 他们有的,只是即将破城的激动。 

 “国主,咱们跟汉人拼了!” 

 “这还拼什么,赶紧逃命要紧,汉人有飞石利器,这些巨石如陨石天降,根本就无法抵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