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袁氏底蕴,袁基传檄!



“子远!” 

 看着手里的书信,袁绍面色刷的一下变得煞白,随后直愣愣的看向对面许攸,心有余悸道:“你可知道,你差点就害苦我了!” 

 上面的内容不多。 

 只有寥寥数字。 

 但袁绍也能从中得知,自己的大兄已经离开了雒阳,并且召他归族。 

 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他在数日前接受许攸的提议,现在只怕连家族都回不去。 

 如果说面对袁术。 

 他自觉还能凭借名望,与之一争的话。 

 那他面对袁基,那就是连半分争夺的**都没有,实在是这位兄长太过完美,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本初兄,不知发生了何事?” 

 许攸闻言心中一突,但他又不好跑过去看人家的家书,只得面容急切的看着袁绍。 

 “此事本公子已知!” 

 袁绍朝许攸摇了摇头,对信使道:“不日便会启程,回归族内!” 

 “小人告辞!” 

 信使闻言恭敬行礼,转身离开了院落。 

 “本初兄!” 

 许攸微微蹙眉道:“这渤海府君,你就不去当了?” 

 “不去了!” 

 袁绍将信件收进怀里,站起身子面色复杂道:“族内有变,吾须尽快回族!” 

 “那好吧!” 

 许攸见袁绍一脸郑重的模样,心中虽然有着诸多疑问,但也识趣的没有多问。 

 “下去收拾行李!” 

 袁绍朝侍从吩咐道:“即刻出发!” 

 “喏!” 

 侍从恭敬行礼应是。 

 “这么急?” 

 许攸闻言心中又是一惊。 

 “子远!” 

 待侍从离去以后,袁绍面色复杂道:“不若同行如何,说起来,你也好些年没有过去汝南了!” 

 “攸,固所愿也!” 

 许攸微皱着眉头,起身朝袁绍行了一礼,他总觉得袁氏的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现在袁绍相邀,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时间缓缓流逝。 

 朝廷新帝登基,大汉改元,袁隗死于董卓之手等消息,也飞速传往中原,这些消息中信息量极大,震得无数百姓意识模糊,更是令得无数世族心摇神骇。 

 但面对天下百姓心中,向来忠贞体国的袁氏,朝廷的做法与说辞,显然是不得人心。 

 这也让无数百姓。 

 对袁氏抱不平,心中也恨透了董卓。 

 九月十七这一天。 

 朝廷要缉拿袁氏三兄弟的快马布告,进入豫州的第一时间,便被豫州官府押往袁氏族地。 

 一路所过。 

 在得知袁隗身死以后,豫州百姓更是群情激奋,纷纷出言指责传递布告的官吏。 

 汝阳县,袁氏族地。 

 袁基独自一人在书房内,伏在桌案,在写着什么。 

 “属下见过家主!” 

 就在这个时候,审配走了进来。 

 “正南来了!” 

 袁基闻言停笔,抬头笑道:“快快免礼!” 

 “谢家主!” 

 审配再度执礼以后,这才正色道:“据属下统计,如今袁氏府库内,尤有存粮三百七十万石,如今时值秋收,若各个庄园收成上缴,可再行获得百万石粮草!” 

 “袁氏武库内!” 

 “制式玄甲七万,木质扎甲六万,环首战刀十五万柄,成年战马三万两千匹,制式方盾两万面,大黄叁连弩四千两百张,制式长弓三万,箭矢七十万,弩矢九万,战马装备两万八千套,长枪……” 

 “不错!” 

 听完审配的汇报,袁基点了点头,没有多少欣喜,也没有什么失望,毕竟这些花了袁氏数年的筹备。 

 “大黄叁连弩,为五石强弩!” 

 似想到了什么,袁基询问道:“不知军中可还有猛士,能使得此弩?” 

 “回家主!” 

 审配闻言面色凝重道:“五石强弩虽极具攻伐,然而除却颜良,文丑二将以外,其他数十名猛士开弩,尚需蹶张,属下以为,此弩只能用作奇兵!” 

 “正南之言不无道理!” 

 袁基点了点头,起身踱步道:“袁氏兵马虽众,更是凝练日久,但始终未曾亲历战场,面对朝廷的百战之师,一旦陷入势颓,或将会一败涂地!” 

 “是以正面交锋并不可取!” 

 “不过!” 

 袁基行至屋外,抬头望天喃喃道:“中原这场平静,也是时候打破了!” 

 “正南,拟讨董檄文!” 

 袁基转身看向审配,沉声道:“汝南袁氏袁基,今以大汉九卿之名,布告天下!” 

 “国贼董卓废嫡立庶,霍乱纲常,欺天罔地,淫秽后宫,残害黎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