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袁绍之论,古之鬻拳!



雒阳,何进府邸内。 

 随着袁绍话落,众人无不感到心惊,董卓的能力与否,他们早已心知肚明,但召边军入关,向来都是大忌。 

 若真要把董卓召进雒阳。 

 他们可以想象,雒阳将会迎来怎样的腥风血雨,更何况为了杀一个蹇硕,就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多少让他们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说话的人是袁绍。 

 他们这些人,也不好随意反驳。 

 “这……!” 

 何进闻言心中一动,面色带着一丝犹豫。 

 “大将军!” 

 就在这个时候,陈琳起身朝何进行礼,面色焦急道:“此事万万不可,董卓此人虽然忠贞有佳,功勋显赫,然其麾下之师,却尽是一群未曾教化的虎狼之辈,您若将这群虎狼召入雒阳,必然生灵涂炭,大祸不远,还请大将军三思啊!” 

 “还请大将军三思!” 

 有着陈琳起头,一些觉得不妥的官吏,也纷纷起身相劝,然而更多的官吏,却是没有参与进来,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 

 召董卓这支边军入雒。 

 这种后遗症有多大,他们心中不可能不明白,只不过都是看破不说破,心中不住想着袁氏的用意。 

 “本初你看...?” 

 何进转头看着袁绍,脸上带着迟疑之色,大概的意思就是,不是我不让董卓来当我小弟,而是有着这么多人反对,我也很为难。 

 “大将军稍安勿躁!” 

 袁绍见状依旧面色不变,朝着何进恭敬行礼,自信道:“是属下方才言之过急,这才使得诸位,对此议有所误会,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北军太过强盛之故!” 

 “当今天下强军!” 

 “除却安居一隅的凉州骜枪,大汉境内,能与北军相抗的,唯有战无不胜的并州铁骑!” 

 “也唯有并州铁骑在侧!” 

 “大将军才能兵不血刃的除去蹇硕!” 

 听到这里,有些士大夫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袁绍的神色,也充满了忌惮。 

 “当真能够兵不血刃?” 

 何进闻言目露疑惑,袁绍话里的意思,他倒是听得明白,但如何操作,却让他一头雾水。 

 明明前一刻就要起兵戈。 

 下一刻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自然!” 

 袁绍笑着点头,旋即正色道:“吾袁氏四世三公,历代先祖忠贞侍汉,世受皇恩,叔父,兄长尽是一腔赤诚,只为大汉中兴,召边军入雒,会带来怎样的劫难与灾祸,我袁绍又何尝不知,又岂能如此不智?” 

 “……” 

 何进王谦等人闻言,微微蹙眉的同时,也缓缓点头赞同袁绍的话,只是眼中依旧带着些许不解之色。 

 袁绍忠不忠心,他们不在意。 

 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跳出来不造反,那绝对就是忠心的。 

 “《左传》曾言,鬻(yu)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今日属下之本意!” 

 说到这里,袁绍朝何进恭敬行了一礼,面色肃然道:“便是欲请大将军效仿古之鬻拳!” 

 “召边境之士入关,挟大义,谏之以兵!” 

 “嘶~!” 

 “竟然是兵谏?!” 

 场内众人闻言,那些对左传有所了解的士大夫,也不由喉咙翻滚,倒吸凉气,面色也有些发白。 

 他们之前还以为。 

 袁氏可能会以势压人,从而胁迫何氏与天子投鼠忌器,可这样做虽然没有问题,但后遗症巨大。 

 可随着兵谏一出。 

 他们忽然就觉得自己短视了。 

 “本初!” 

 就在这个时候,何进目露疑惑的看着袁绍,抿了抿嘴道:“那个鬻拳是何人?” 

 袁绍突如其来的左传。 

 让本就迷糊不已的何进,直接脑子打结,当场陷入了呆滞状态。 

 毕竟这属于他的知识盲区。 

 “呃……!” 

 一众文武听了以后,不由嘴角微抽垂首不语。 

 “属下为大将军细细道来!” 

 袁绍闻言耐心解释道:“鬻拳,乃春秋时期楚国人,其人忠义赤诚,敢于犯上直谏!” 

 “在他辅助楚文王之际!” 

 “便有过两次强谏!” 

 “强谏?” 

 何进闻言也听出重点,心中明白袁绍口中所说的鬻拳,应该是个狠人。 

 “话说春秋时期,诸侯林立!” 

 袁绍继续道:“楚国欲北上拓土,与之相邻的有两国,一曰息国,而曰蔡国!” 

 “而楚国北上,势必会损害两国利益,是以息国与蔡国,便缔结成攻守同盟,楚国不得其法,是以三国相安!”“然有一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