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段修入关,中原局势!



与此同时。 

 在天子驾崩一个多月以后,一队巡天司人马进入西城,将消息传到了段修手上。 

 “武侯!” 

 阎行看着得知消息以后,神色有些恍惚的段修,连忙上前出声,面上充满了关切。 

 臧霸等人同样关切的看着段修。 

 他们对天子没多少感情,但身为汉人,对于天子驾崩,心底总会有些不舒服,而且他们或多或少,也听说过武侯和天子的关系。 

 “本侯无碍!” 

 段修绷紧着脸深吸口气,眼眸微润眨了几下,努力的瞪大眼睛,摆了摆手道:“传令下去,天子驾崩,大军原地整修三日,第二军当以白绫披挂东归,另外,给本侯备一件丧服,尔等都退下吧!” 

 “末将告退!” 

 阎行闻言随众人恭敬抱拳,转身行出大堂。 

 “刘宏,你怎么就真的走了呢?” 

 待众人离开以后,段修面色绷紧喃喃出声,虽然他心中早有腹稿,可当事到临头,他依旧还是会心有感伤。 

 他这一路走来。 

 除了刘宏,可说是目无余子,两人算是互相成全,相互成就的关系。 

 他希望大汉中兴,希望生民富庶。 

 刘宏身为天子,中兴大汉本就是一生的志向所在。 

 只是两人终究因为各有事业,从而没能在一起共事,段修不愿为中原束缚,亦不愿承受飞鸟尽良弓藏的痛苦。 

 加上自身年纪。 

 更希望开疆拓土,为后世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让后世不再有异国之患。 

 说他自私也好,无私也罢。 

 是非功过,与他何干? 

 他只想做到问心无愧,不愿反汉,不愿做卫霍,那就唯有远走关外。 

 刘宏为大汉皇帝,自登基起便有着中兴大汉的愿望,在知道段修的心思以后,更不愿借段修之手来实现胸中夙愿。 

 于是两人就这样各行其道。 

 现在天人永隔,段修没来由的感受到一阵孤独。 

 “哎!” 

 段修脸色一阵变幻,最后目光深幽,叹了口气喃喃道:“你若多活十年,不知能熬死多少心存异志之辈!” 

 “但愿雒阳不会乱吧!” 

 …… 

 随着第二军以白绫披挂,郑玄,荀爽,司马徽等人,也收到了天子驾崩的消息,使得不少有识之士叹息连连。 

 时间缓缓流逝。 

 自今年进入六月以来,大汉仿佛是进入了雨季,大雨连连冲刷大汉的各个州郡。 

 六月中旬,青州大洪。 

 东莱,乐安等沿海之郡,遭受海水倒灌,冲垮屋舍,摧毁良田,致使二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三万余百姓葬身其中。 

 之后雨水不停。 

 徐州,扬州成为洪水的重灾区,其他州郡也各有不同的遭受灾害。 

 一时间流民之势欲起。 

 朝廷的反应虽然也很快,但救水如救火,加之大雨连绵,灾情紧急。 

 哪怕朝廷太仓令荀棐连日忙碌,荀彧袁基二人更是亲自指挥赈灾,可在短时间内,也是难有成效。 

 于此同时。 

 段修领着大军穿过茫茫黄沙,进入了玉门关。 

 七月初,大雨不停。 

 七月初六段修抵达酒泉。 

 樊瑞领着夏良,程昱,荀衍,李进等人和诸多百姓,于禄福城三十里外相迎。 

 申时,镇西武侯府。 

 大堂之内。 

 段修于主位安坐,翻看着中原的大致情报,下方文武两分,面色竟是一片喜色。 

 “呵呵!” 

 看完以后段修将文书放置一旁,看着众人笑道:“如今看来,先帝驾崩,并没有给雒阳带来多少变化,倒是踊现出了不少,忠君爱民之士!” 

 “武侯言之有理!” 

 夏良笑着道:“今中原除了水患,并无战事发生,有着忠贞之臣处理国事,想来大汉中兴在即!” 

 荀衍等人闻言嘴角微抽。 

 “李进!” 

 段修笑了笑,看向李进询问道:“袁氏袁基为人如何?” 

 关于袁基的记载。 

 哪怕是史册上,都只有寥寥几笔,一则是对方身居太仆,另一则是待人温和,最后便是陪袁隗赴死。 

 至于对方是否有子嗣。 

 对方能力如何,那是只字未提。 

 可通过对方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这样的人,可不像是什么庸人,能压的住袁绍,袁术,成为袁氏这一辈第一个九卿。 

 想来不会是什么简单角色。 

 “回武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