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程立出发,朝堂之变!



太华山下,杨赐陵墓前。 

 “父亲!” 

 一番祭拜之后,杨彪看着墓碑喃喃道:“如今中原风谲云诡,孩儿亦不知如何抉择,然时至今日,已容不下孩儿置身事外,杨氏未来如何,也只能听凭天意了!” 

 说完,杨彪转身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数十余骑身负简牍,从杨氏府邸出发,朝中原各地奔赴而去。 

 桃林官道之上。 

 荀彧所乘车舆滚滚而行。 

 车舆之内,荀彧面上凝重之色尽显,他此行之所以能轻易成功,杨修的存在起了关键作用,而最糟糕的消息便是。 

 他已经知道,武侯府的消息已经传入了华阴,陛下所言的三日,只怕只得两日而已,两日之后消息必将通传雒阳。 

 差不多同一时间。 

 雒阳各府收到了荀彧的书信,一众官吏家主,在看完书信以后面色不一,有的不以为意嗤之以鼻,有的神色莫名仰天长叹。 

 不少人冥冥之中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了本质的转变,正对那句话,他们不是彻底接受书籍,而是在大势之下,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利。 

 除非谁去西域把段修砍了! 

 然后天下大乱。 

 不过他们没人有那种能力,既然反抗不了,于天子怄气就显得十分不智。 

 雒阳,袁氏府邸。 

 袁隗和袁基相对而坐,两人中间隔着一张桌案,桌案上方摆着一份公文,而这份公文,正是荀彧昨日给袁氏门生所书。 

 看到这份公文以后。 

 两人今日也没了手谈的心思。 

 “荀文若,不简单啊!” 

 袁隗面色凝重感叹出声,对方能想到这些,他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对方的勇气与魄力。 

 对方身居谏议大夫。 

 执朝廷口舌,一上台就干出这种大事,要知道这股风虽然吹得猛烈,但永远都在暗处,正如他袁氏行事一般。 

 现在经荀彧这么一搞,朝堂之上原本坚决反对书籍的官吏,起码会被对方拉拢两成,而这两成看似不多,却足够让天子行事。 

 “叔父!” 

 袁基抿了抿嘴,轻声道:“那荀彧于昨夜离开雒阳,若不出侄儿所料,他应该是去了弘农,恐怕杨氏再无能置身事外!” 

 “士纪!” 

 袁隗闻言看向袁基,神色复杂道:“如今天子身边有能人,我袁氏当彻底蛰伏不易出头,如果未有可乘之机,便如此吧!” 

 推翻汉室他倒是想干。 

 然而凡所行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现在天子得荀彧之助,将原本的祸事转危为安,更能使得中兴更进一步,他们更不可能跳出来作乱。 

 “侄儿明白!” 

 袁基闻言缓缓点头,他也不是头铁的莽夫,事不可为他更加不可能强求,大不了将战场的重心转入朝堂。 

 不与天子争权,那便与百官争权,仕途的乐趣不正是如此? 

 “叔父!” 

 想到这里,袁基询问道:“那我袁氏,此际当如何?” 

 “呵呵!” 

 见自家侄儿才思敏捷,拿的起放的下,袁隗充满了欣慰,含笑道:“天子欲行中兴,哪有那般容易,朝堂之上我们可以支持天子,地方之上放任不管即可,皇甫嵩兵力太盛,北军五校如今三校不存,却是大不应该!” 

 “天子想要的,咱们可以给!” 

 “但相应的,雒阳的兵权,咱们必须插上一手!” 

 “侄儿明白了!” 

 袁基闻言目光一亮,叔父的想法和他的想法差不多,如今雒阳的兵权都在天子手里,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翌日辰时。 

 休息了一个时辰的荀彧,早早的拜访袁氏,被袁基亲自引进府邸。 

 一个时辰之后。 

 荀彧满意的离开袁府,心底对袁氏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甚至他心底觉着袁基这人还不错。 

 然而也从这一刻起。 

 凉州的消息,终于传入了雒阳,短短时间之内,京师为之震动,坊间流言纷飞。 

 而雒阳真正的高层,却在一日之前便得知了消息。 

 荀彧对此不以为意。 

 离开袁府以后,他继续奔赴下一家,如曹嵩,皇甫嵩,卢植,蔡邕,刘焉,刘弘等等府邸,都是他需要亲自去的地方。 

 九月十五,清晨。 

 凉州,武威郡。 

 礼部府邸之外,一辆辆装满木箱的车舆整齐二列,数百西凉户手扶战刀,锐利的目光环顾四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