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曹嵩之议,刘备张杨!



雒阳,司徒府邸。 

 “阿瞒!” 

 曹嵩听完以后沉吟片刻,开口道:“廉价书籍的出现,想必你也知道其中的后果,今武侯封地,百姓稚童去学舍,每月只需提供三十钱,你应该知道武侯封地百姓的富庶!” 

 “三十钱?” 

 “一石粮食都不止这个数,而武侯封地就是这样的廉价,这廉价的不单单只是书籍,而是学识!” 

 “当今天下!” 

 “哪怕是经历太平道之乱,加上一些隐户和佃户,也足有五千万百姓,你可知道,这五千万百姓中,真正有学识的人有多少?” 

 “我现在就可以告你!” 

 “不足三十万!” 

 “这还是为父,把识文断字的人也加了进去,你能想象有一天,这五千万百姓,有一千万人都能识文断字的后果吗?” 

 “这难道不是利民吗?” 

 曹操听着曹嵩的话,眉头越皱越深,越想心中就越是烦躁,于是出言打断。 

 “利民?” 

 曹嵩沉声道:“是利民没错,但与我曹氏何干?” 

 “我曹氏能到如今的位置,你觉得容易吗?” 

 “百姓一旦开智,孝廉制必然无存,因为那将是大势所趋!” 

 “这样一来,世家,寒门,豪族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天下将彻底归于皇权,世人皆成为帝皇的掌中之物,我曹氏若后继无力,必然泯于众人!” 

 “就以县令为例!” 

 “现在的天下,如有百人争夺县令之位,那么以后的天下,就可能会是万人争夺!” 

 “难道你不觉心寒吗?” 

 对于书籍,曹嵩同样也是深恨欲绝,他是保皇党没错,然而现在他身居高位,加上家国天下的影响,他不得不先为家族考虑。 

 只要学识不普及。 

 他曹氏再如何落魄,也会有复起之机,更不会出现与人抢食的情况,一旦学识普及,那么曹氏的未来,将难以预料。 

 甚至到时候想当一名夫子。 

 去为稚童启蒙,都需要和别人竞争。 

 这是曹嵩万不能接受的,他一路走来吃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嘲讽,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父亲!” 

 曹操听完以后满眼失望,出言反驳道:“可孩儿觉得,百姓若能识文断字才会更好,更加有助于官吏理民!” 

 他在济南国后来这段时间。 

 可说是吃尽了愚民之苦,若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他必然不会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官吏世家不上工,他换一批官吏就是,可他知道百姓愚昧,世家掌学识,他现在就算换一批,人家还是会跟他作对。 

 “混蛋!” 

 曹嵩闻言怒骂道:“老夫不要你觉得,老夫自己觉得就行,这段时间你哪也不许去,就待在家里好好反省,若敢踏出司徒府半步,老夫给你腿打断!” 

 说完以后曹嵩面色冰寒,起身离开了书房。 

 “给我看好里面那小子,他如果你开了司徒府,老夫为你是问!” 

 书房内的曹操,听到了曹嵩外面的吩咐,面色一阵变幻。 

 “哎,休息一段时间也好!” 

 最后叹了口气揉了揉脸,坐到桌案后方,喃喃道:“世家,寒门,百姓,学识还是汉室,我曹操又该如何选择?” 

 曹嵩的话,也让曹操再度陷入了迷茫。 

 他反驳对方,并不是觉得对方危言耸听,而是他自己不愿意接受,可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另一方面是家族传承,同样还有自己的抱负。 

 …… 

 正月初,并州。 

 西河郡,离石城太守府。 

 大堂之内,刘备张杨等人分而落座。 

 “稚叔兄!” 

 刘备面色凝重道:“备觉得眼下的情况,很不对劲,不知西河郡往年是否也是如此?” 

 张杨为张懿手下都尉,地位虽然比不上他,但刘备依旧给足了礼遇,毕竟对方再怎么说也是过来帮他的。 

 可自他带着张杨回到西河郡以后,没过多长时间,匈奴就彻底安静了下来,去年更是一年都没有任何动静,这明显很不合理。 

 “自然不是!” 

 张杨闻言同样也是面色凝重,摇了摇头道:“不过以某看来,许是与王师建立,以及如今中原的风波有关!” 

 “稚叔兄言之有理!” 

 刘备听了以后缓缓点头,好奇道:“武侯早已离开凉州,然这场风波却因武侯而起,关于书籍一事,不知稚叔兄怎么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