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乞活之民,富民之律!



凉州,金城郡。 

 允吾城刺史府邸。 

 “何为乞活?” 

 李儒面色凝重抿了抿嘴道:“乞,乞求,活,活命!” 

 “以武侯的威势和地位,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想法,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讲,他当时自己本身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连袁氏在这方面,都会弱他三分!” 

 “那他为什么要以乞活为名?” 

 “这个问题,其实从另一个人身上,咱们就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另一个人?” 

 董卓听了以后面露沉声。 

 “不错!” 

 李儒缓缓点头,正色道:“这个人就是被咱们忽略,甚至有些瞧不上的管亥,在当时的十一个人中,他出身黄巾,武力在其中更不算众,在其他人都是都尉的情况下,唯有管亥一人,兼领乞活军副将一职!” 

 “哪怕前次!” 

 “武侯府骁将职位频频变动,但管亥的位置也未曾挪动一分,这也是属下之所以,特别关注他的原因所在!” 

 “文优!” 

 董卓沉吟片刻,面色凝重道:“你的意思是,黄巾就是现在的乞活?” 

 “不是!” 

 李儒闻言摇了摇头,开口道:“主公,您想想黄巾为什么造反,或许就能明白了!” 

 “为什么造反?” 

 董卓听了以后微微蹙眉,疑惑道:“难道不是因为张角蛊惑吗?难道还会有其他原因?” 

 “是也不是!” 

 李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张角的蛊惑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毕竟自光武帝开朝以来,大汉内部也不时出现一两个造反之人,他们同样也擅长煽动民心一道,可他们为什么,没有形成张角这样的威势?” 

 “黄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威势!” 

 “实际上,就是为了活命!” 

 “为了活命!” 

 董卓听了以后没有反驳,只是眉头微皱面色有些肃然。 

 “光武中兴!” 

 李儒淡淡道:“与世家协定共治天下,经过近两百年的演变,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土地纷纷被世家豪族兼并,一步又一步的消减百姓的生存空间!” 

 “使现在的天下流民遍地,一遇天灾**,各地必然一片哀鸿,黄巾在此时义旗高举,加上张角十数年名望的经营,自然是从者云集!” 

 “武侯爱民之心,你我皆知!” 

 “乞活军不是为他而立,而是他为天下间,正在艰难求活的百姓而立!” 

 说到这里,李儒面色有些动容道:“管亥正是一面旗,一面求活之旗!” 

 “天子重建王师,寓意中兴之志未灭!” 

 “武侯立乞活军,寓意未来不会妥协!” 

 “嘶!” 

 董卓听完以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恍然大悟,感慨道:“原来这就是乞活军的深意,武侯所作所为,你我都看在眼里,可依旧不得不感叹,他为百姓做得太多了!” 

 “未来不会妥协又是何意?” 

 好似想到了什么,董卓好奇的看向李儒。 

 “您方才也说了!” 

 李儒面色凝重,解释道:“天子心怀帝皇之术,可能会容不下武侯,那么武侯立乞活军,则是向天子表示,天子若举王师来伐,他当以乞活军对之!” 

 “乞活不仅仅是对天子乞活!” 

 “更是对天下世家乞活!” 

 “只为天下活不下去的百姓,向这些人乞得一条活路,不管谁敢兵进封地,武侯的乞活军都会露出獠牙,且无半分妥协的可能!” 

 “这就是乞活!” 

 “我明白了!” 

 董卓听完以后缓缓点头,面色有些有些骇然道:“若真是如此,武侯封地岂不是已经自成一方,除了武侯本人,天下谁也不能碰,谁敢碰,武侯就敢战,甚至是造反?” 

 封地有自主权。 

 董卓也知道,武侯的封地民心如何,他也知道,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武侯竟然可能有造反之心。 

 也没有想过武侯的封地,竟然变得这样难以处理。 

 “不错!” 

 李儒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这就是属下说的民,因为武侯封地之民,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又遇到武侯这样的绝世之人,谁敢把手伸进封地,都会把手折在那里,甚至是天子也一样!” 

 “有些匪夷所思!” 

 董卓听了以后,一脸凝重缓缓道:“但文优说的这些话,却很有道理!” 

 “第二,便是武侯律!” 

 李儒开口道:“民为乞活之民,但武侯律,却绝对是富民之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