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绕不过的袁氏,天子初心!



十月中旬。

 凉州金城郡。

 允吾城。

 刺史府大堂之内,董卓看着雒阳司徒府传来的信件,眉头越皱越紧。

 “文优!”

 董卓将书信放于桌案,蹙眉道:“你如何看待此事?”

 “主公!”

 见董卓问起,李儒捋须苦笑道:“属下只能说,袁氏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家,其目光早已不在当下!”

 “何解?”

 董卓闻言大为惊奇。

 “主公!”

 李儒面色凝重道:“皇后何氏与董太后不合,对咱们而言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天子对太子之位举棋不定,何进仗着国舅之身在朝堂如鱼得水,袁氏此举,是要将我们引入未来的皇位之争!”

 “皇位之争?”

 董卓闻言大惊失色,出声道:“如今天子正当壮年,皇长子刘辩不过八岁,次皇子刘协更不过三岁,皇位之争是不是太早了?”

 “袁氏高瞻远瞩。”

 李儒摇头苦笑道:“可能得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消息,反正只要主公与董太后攀上关系,吾等的未来必将扑朔迷离。”

 “哎!”

 董卓叹了口气,脸色复杂道:“这条路是我选的,既然袁公提出如此,想必也不会害我。”

 “此计于主公当下而言。”

 李儒点点头道:“属于百利而无一害,自大汉开朝以来,外戚从来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得到董太后承认,主公外戚的身份就会被坐实。”

 “董太后会同意吗?”

 董卓好奇的看向李儒,至少如果有个人跑来跟他攀亲戚,他董卓可能会拔刀相向。

 “会的!”

 李儒含笑道:“主公于董太后而言,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外援,最重要的是,您身后站的是袁氏,这点董太后不可能不明白。”

 “没想到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袁氏!”

 董卓深吸口气无奈道。

 这一刻他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同时心底对权利的渴望愈发热烈。

 李儒苦笑以对没有接话。

 “对了!”

 好似想到了什么,董卓问道:“忠明最近如何,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没有!”

 李儒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呵呵!”

 董卓笑了笑,语气听不出多少情绪道:“看来忠明这是打算陪着我董某人,不打算离开了啊!”

 “主公,不得不防啊!”

 李儒脸色复杂,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碍!”

 董卓摆了摆手,道:“忠明跟了我十几年,我知道他的为人,同样我如果站在他的位置,也不会跑去见段修!”

 “或许这就是世家吧!”

 李儒若有所思的感叹出声。

 “文优!”

 董卓没准备讨论这个话题,起身吩咐道:“就按袁公的计策行事吧,所需财物不用向我汇报,你直接去府库提取便是!”

 说完,董卓便离开了大堂。

 “喏!”

 李儒笑着行礼相送。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便来到了十一月。

 看着已经非常熟悉的雒阳城门,经过一个多月赶路的樊瑞,还是忍不住掀开马车车帘。

 “长史,雒阳城已到!”

 一名护卫来到樊瑞跟前,恭敬抱拳道:“您看我们是先住往驿站,还是先入司空府?”

 “先去驿站吧!”

 樊瑞想了想,开口道:“此行的目的与前次不同,自然不能如前次那般行事。”

 “喏!”

 护卫闻言恭敬应是。

 两个时辰以后。

 北宫,宣室殿。

 “陛下!”

 张让快步走进大殿,面带喜色将一封文件呈上道:“武侯再度遣使入京,这是刚刚使者呈上的奏报!”

 如果段修是常规官吏。

 谴人入京,不论是献捷还是其他,都有不同的说道,但如今段修的身份乃但列侯,更兼是有封地的列侯。

 所以遣人入京可称使者。

 代表着段修本人。

 “噢?!”

 刘宏目露疑惑的接过文书,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觉得这段修入京还挺勤。

 “滇那,零吾,烧当,牢姐,良多,封养,唐旄,沈氐八羌族覆灭,归化羌族三万七千人,解救汉人六千三百人!”

 “不错不错!”

 刘宏看着上面的消息,脸上容光焕发,先不提其它,光凭段修出征不需要朝廷花钱,便已经让他占足了便宜。

 要知道当初段颎出征。

 虽然缴获不少,但前期朝廷的投资都是十数亿五铢钱起步,两者一比高下立判。

 “雪花盐?!”

 刘宏看着段修上面说送来的雪花盐,不由抬头看向张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