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董卓问计,袁隗回应!



而同一时间。

 雒阳。

 司徒府邸。

 书房之内袁隗放下手中翡翠玉管,欣赏着自己刚刚所书的作品,面上看不出喜怒。

 “叔父!”

 下方袁基见袁隗停下动作,起身上前轻声道:“凉州传来消息,段修上任不过半年,三郡之地气象万千,其麾下校将吕布每每出征,总能满载而归!”

 “加上其在三郡之地施以善政!”

 “如今凉州百姓,不少人对其心生向往,其中不乏有一些百姓举家迁往三郡,董卓对段修有颇多顾忌,遂传书前来问计!”

 “您看,是否需要为其谋划?”

 “董仲颖!”

 随着袁基的讲述,一旁袁隗已经在桌案上书写了董卓的名字,将其举起欣赏淡淡道:“他手底下有能人啊!”

 “叔父何出此言?”

 袁基听了以后疑惑出声。

 “士纪!”

 袁隗将手中字画放回桌案,含笑道:“你可还记得数月之前,董卓予段修五千金一事?”

 “自然记得!”

 袁基缓缓点头,他当时还在担心,说给叔父以后,叔父笑而不语。

 “你觉得五千金价值几何?”

 袁隗坐回案前。

 “五千万五铢钱,天下少有的巨资!”

 袁基沉吟片刻给出了答案,袁氏四世三公之家,其家资丰厚异常,但五千金于袁家而言,也依旧不是一笔小数目。

 哪怕折算成粮食。

 那也是最少五十万石。

 “是啊!”

 袁隗喝了口茶水,“是天下少有的巨资,这同样也是董卓的高明之处!”

 “为何?”

 袁基还是有些不明白,关于董卓送五千金给段修一事,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董仲颖!”

 袁隗淡淡道:“凉州陇西人士,其父曾在豫州轮氏县当过县尉,致仕以后在陇西也只能算作小门小户,不过其勇武过人,喜欢行侠仗义,在陇西诸羌里面也算小有薄名!”

 袁基没有出声。

 而是目光微闪面露沉思。

 “其恰逢段颎征战羌族!”

 袁隗继续道:“从羌人那里段颎知道了董卓的名声,起了爱才之心,便将其推荐给了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至此董卓才算真正的进入仕途!”

 “叔父!”

 袁基蹙眉道:“段颎既然爱才,却为何将董卓推给张奂,而不是把董卓带在自己身边?”

 “呵呵!”

 袁隗含笑道:“因为面对胡人的态度,段颎和张奂是截然不同的,张奂主张安抚感化,段颎主张武力镇压,董卓能与诸羌交好,其所走的路子,更加适合张奂所部!”

 “原来如此!”

 袁基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对于段颎对胡人的态度,他也是知道的。

 “后来段颎得势!”

 袁隗继续道:“张奂担心被其加害,致仕归隐一心专研儒道,段颎念及董卓是他推荐,张奂失势以后,便将其推荐入公府,恰巧叔父欲掌兵事,便将董卓招入府中任掾吏!”

 “至此!”

 “有着袁氏的资助,董卓的仕途可说是平步青云,先是并州刺史,然后河东太守,到如今的凉州刺史,而段氏则是董卓仕途中绕不开的一座大山!!”

 “早些年段颎身死!”

 “我对董卓也算彻底放心,至少在段颎出事之际,董卓并没有过激举动!”

 “直到段颎之孙归汉!”

 “董卓与段氏的香火情,再度被我忆起,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凉州刺史!”

 “叔父的意思是?”

 袁基迟疑道:“您举荐董卓为凉州刺史,这其中有试探的成分?”

 “自然!”

 袁隗微微颔首,“董卓是咱们袁氏目前,唯一执掌一方大军的门生,如果不清楚其心性,不了解其过往,我又如何安心?”

 “那现在?”

 袁基此刻心中终于是明白了什么。

 “没错!”

 袁隗沉声道:“董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以五千金巨资斩断了与段氏的过往,段修即便心中不忿,但这都是董卓自己的选择,同样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果然如此!”

 袁基微微蹙眉道:“叔父,董卓如此做派,是否太过势利和冷血?是否会对我们袁氏造成反噬?”

 “士纪多虑了!”

 袁隗一脸定笃道:“如今天下人都知道董卓乃袁氏门生,他要是敢弑主,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等于自绝于天下士人,他不敢的,这世上也无人敢那样做!”

 养虎为患一词。

 袁隗心中自然清楚,但袁氏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遍天下,终日打鹰,又岂会被鹰啄了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