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刘宏:大汉尚未中兴,朕还不能死!



雒阳。

 北军大营。

 “公达!”

 一处营帐之内,樊瑞鬼鬼祟祟道:“你听说了吗?朝堂征召荀氏慈明公入朝当司空,你们荀家要发达了!”

 “如此大张旗鼓?”

 荀攸苦笑道:“我又岂会不知道?只怕叔祖父知道以后,会很苦恼吧!”

 “不至于吧?”

 樊瑞满眼不相信,“那可是三公之位,享开府之权,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怎么可能会苦恼?”

 “公达说得没错!”

 正在这时贾诩走了进来,神色戏谑道:“这三公之位,对慈明公而言就是烫手的山芋,因为这个时间太巧了!”

 “和解?”

 樊瑞见两人都这样说,也不由皱眉苦思。

 “呵呵!”

 贾诩抿了口茶水,笑道:“不可否认,以慈明公的品行和资历,登上三公之位没有人会说闲话,但这是什么当口?前一天才赐婚都护,后一天都护的老丈人成了司空,你说天下人会怎么想?”

 “这只是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则是都护封地虽然在边地,但谁也无法否认,以后凉州三郡便是都护的私人王国,天子就真的那么放心?”

 “你是说?”

 樊瑞蹙眉道。

 “嗯!”

 贾诩缓缓点头,“天子的想法又岂是那么简单?这样一来不但把荀氏,推到了世家群体的对立面,同样还拿孝义,束缚住了都护!”

 “这就是帝王心术!”

 一旁的荀攸面色平静出声道。

 “嘶!”

 樊瑞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突然心底生出一股雒阳水太深,他要回西域的想法。

 “不过!”

 荀攸淡然道:“这对都护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至于对荀氏而言同样如此!”

 “自古以来!”

 “仕人之间,分清流,浊流,名流,如宦官以及背靠宦官起家的士族,被称浊流,袁氏杨氏等依靠家传学经起家,被称清流,而余者碌碌,依靠杂学起家,如郑玄,司马徽,庞德公,蔡邕等等,可称名流!”

 “三流之间!”

 “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荀氏经此之间,可能会被世家排挤,会被当做浊流,但这些实际上都是暂时的,而世家之所思所想,从来都不是在当下!”

 “说得好!”

 早已在帐外听了许久的段修,也不由出声大赞,“公达好远见,好格局!”

 “都护过奖了!”

 三人间段修进来赶忙起身,荀攸自谦行礼。

 “都坐吧!”

 段修自然的坐上主位,含笑道:“后日便是咱们出兵凉州的日子,这两日你们可还习惯?”

 “多谢都护关心,攸无碍!”

 三人闻言对视一眼,荀攸起身道。

 “嗯,那就好!”

 段修缓缓点头,三人之间他最关心的就是荀攸,主要是对方第一次接触军旅,不像樊瑞算是军旅中长大,也不像贾诩是个老油子。

 两日时间转瞬即逝。

 清晨北军校场。

 点将台上。

 段修一身戎装双手杵着龙雀,身后的秀着万里山河的大氅迎风作响,远处宫墙之上则是刘宏携带着文武百官。

 场面肃穆而庄严。

 “诸君!”

 看着经过两日训练,精气神有着明显提升的大军,段修沉声喝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凉州诸羌叛乱,欺我汉家百姓,欺我汉家无人,尔等告诉我,该怎么做?”

 “杀!”

 “杀!”

 “杀!”

 靖武军一众士族纷纷举戈,金铁之音齐动,煞气席卷这个大营,连远在公墙之上的刘宏等人,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冲宵的杀意。

 “铿!”

 段修拔出龙雀,长刀指天大喝,“出发!”

 “轰!”

 随着段修话落,大军轰然而动,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离开大营。

 “都护!”

 樊瑞策马来到段修身边,回头看了看宫墙道:“咱们离开雒阳,不用向天子辞行吗?”

 “不用!”

 段修目光锐利,开口道:“该做的已经做完,该说的也已经说好,道别那种无谓的矫情,并不适合靖武军,也不适合时宜,这一点从陛下没有过来点将台,便说明了一切!”

 “都护说得没错!”

 一侧荀攸认可的看了段修一眼。

 “原来如此!”

 樊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从来到中原,他发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不论是都护,还是贾诩荀攸等人,看事情好像都要比他看得明白。

 “夏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