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为君之道-第2/3页



 “好了——” 

 萧长卿出言,制止了这场不到头的纠纷。 

 “恩科之事准备得如何了?半月之后便要开考,考试的夫子庙,可里里外外检查过了?考试的题目,都出好了吗?” 

 文掌院上前一步,恭声道:“回陛下,皆按着先帝在时的章程准备好了,至于试题,准备了三份,难度分别为上中下三等,恩科前一夜,由陛下挑选后送入考场……” 

 韦安悬也将心思转回来。 

 兰衡那老匹夫退了,此次恩科之事的主官,便是他和文掌院,二人各有分工,职责不同但互相监督。 

 “回陛下,一百位士子皆已进京,身份也都核对完毕,贫穷的住不起酒楼的学子,朝廷也发放了慰问的银钱,供他们在京中生活一月有余。” 

 “很好。” 

 萧长卿郑重道:“恩科是国之大事,选举国之重器,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你二人无论私底下如何吵闹,但在恩科一事上,需摒弃前嫌,相互提点,以保恩科顺利举行。 

 “若因你二人之故,影响到此次恩科……别怪朕不留情面,拿你们是问!” 

 韦安悬和文掌院对视一眼,冷哼一声,同时拱手,应道。 

 “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 

 早朝结束后,百官纷纷退场。 

 韦安悬却在宫人的引领下,来了乾清宫。 

 御书房内,萧长卿已脱去皇袍,换回常服,但素色的白衣,并不影响他周身矜贵冷傲的气场。 

 韦安悬一进去,便遣退了周围的宫人,哀叹连连。 

 “陛下你糊涂啊!” 

 “兰氏犯了如此大的差错,你怎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他们呢?您在宫中您是知道的,老臣绝对没有污蔑昭容太后!您到底在犹豫什么?” 

 萧长卿将手中的扳指取下,盯着御桌上的香炉,看着那袅袅如莲的烟雾,忽然问道。 

 “你以为,朕为何不降罪太后?” 

 韦安悬愣了愣,想了一会,试探道:“您觉得时机不合适?” 

 “陛下您糊涂啊!” 

 韦安悬自以为了解萧长卿,认真解释道。 

 “千里之堤终究要溃于蚁穴的呀!任她兰氏再是庞然大物,只要咱们一寸寸的磨它,总有将它击溃的那一天!” 

 “此次事件,虽然不能动摇兰氏的根基,但是却可以动摇兰氏在民间的声誉,让岭南的百姓对其厌恶之至。” 

 “而那兰氏太后,在百姓的谴责声中,如果真去泰山避难,那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陛下您千万别犯糊涂啊。” 

 韦安悬语重心长。 

 萧长卿却垂眸,盯着那扳指上的竹子刻纹,轻声问道。 

 “外祖父,您还记得,小时候在太学中,您曾教朕读过的书吗?”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所以,您如今为了让兰氏退位,便要怂恿朕去主导民心,祸乱百姓吗?” 

 “外租您的为臣之道,何时变成了这般模样?” 

 韦安悬僵在椅子上,目露震惊和惶恐。 

 他仰头,仰视着这位年轻的帝王,忽然发现两人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 

 他,不再是他幼时举在肩膀上的那个叫他祖父的孩童了。 

 他自己,也在这十几年如一日的隐忍之中,忘记了自己读书为官的初心…… 

 可这人间,如此残酷! 

 十年前他两袖清风,得到的是什么呢? 

 是女儿早死,外孙痴傻,韦氏满门被仇敌打压近十年! 

 如今终于熬到头了,熬到手握权利这一日,他实在不忍心放手啊! 

 韦安悬深吸一口气,强笑道:“陛下言重了,老臣岂是那种操控百姓的佞臣?” 

 “兰氏才是最大的蛀虫啊!” 

 “老臣如今所为,只是想早点帮您稳固朝堂,让兰氏收回他们的狼子野心,让天下真正姓萧啊……” 

 “您千万莫要误解老臣的苦心。” 

 萧长卿见他仍在嘴硬,也不多言,举起手边的冷茶,做出遣退的动作。 

 “朕还有许多奏折要批准,便不多留了,您早日回府帮韦二小姐准备嫁妆吧。” 

 韦安悬一扫刚才的颓靡,眼底泛光,胡子激动的抖动。 

 “是准备皇后的仪程吗?” 

 他就知道,他这外孙心里还是向着韦家的! 

 萧长卿抬眸,淡漠道:“贵妃。” 

 韦安悬如坠冰窟。 

 说好的皇后之位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