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昭容太后-第2/3页



 …… 

 已经在侍卫的搀扶下,行至午门的老国公爷,忽然打了个喷嚏,呛的他双眼直冒泪花。 

 侍卫担忧道:“春日虽近,但天气尤寒,老爷记得添衣。” 

 老国公爷敷衍的嗯了一声。 

 心头,却总觉得不太对劲儿…… 

 好似有什么不受掌控的事,要发生了一般。 

 …… 

 直至傍晚。 

 维持了整整一天的朝议才终于告结。 

 众臣午膳都是在宫中留用的。 

 午后还给了休憩的时间。 

 可一天下去,在满殿的低气压的压迫下,在几位大佬的厮杀博弈中,众臣屏息静气,提心吊胆,唯恐自己中枪,每一秒,都度日如年…… 

 如今,各个都跟被抽干骨髓一般,眼眶里的瞳孔,布满空虚和麻木,走出大殿时,恍若行尸走肉。 

 好在有了结果。 

 新帝三日后登基。 

 因朝局动荡,两任帝王半年内相继离开,未免劳民伤财,新帝将不再举办登基大典。 

 而是准备开粥设棚三日,以慰告百姓。 

 新帝国号承元。 

 三日后,便是承元元年。 

 而如今的中宫皇后兰溪,则被尊封为昭容太后,搬迁至太后专居的景容宫,颐养天年。 

 而太后所收的义子萧钰然,则被封为郜郡王,十岁之前随太后住在景容宫,十岁以后,便要搬出皇宫,住在京城的郡王府中。 

 算是个双方都各退一步的结果。 

 相谈不算欢愉,但也并未爆出太多争吵。 

 金銮殿外。 

 兰丞相和韦安悬尚书,左右隔着数人的距离,同时迈出大殿。 

 韦尚书斟酌几息,率先开口,“恭喜兰相了,女儿成了太后,往后兰氏的荣华,定将更盛从前。” 

 兰丞相摆摆手,客套道:“太后的外家,怎能和帝王的外家相比?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夫身子今非昔比,也到了致仕之时了。” 

 韦尚书笑道:“谁不知兰氏学子满天下?您退隐下去,还有无数个兰氏学子撑着兰府的荣耀,您兰氏,怎肯居于人后?” 

 这话,便带着十足的火药味了。 

 兰丞相微微抬眸,看向这个往日里,他从未过多关注过的老者。 

 隐忍多年等到今日,原来,也是个不好招呼的。 

 “怎么,你的意思是我兰氏只要存在一日,便是一日的罪过?光老夫退了你们还不满意吗?” 

 “这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萧长卿的意思?” 

 兰衡冷笑道:“他萧长卿皇帝还没坐上,就想以绝后患了?未免太过轻狂!” 

 韦尚书眼底一闪。 

 长卿交代过他。 

 让他同兰衡相处时,多多礼让。 

 对兰氏的族人,对兰氏一脉,也都以礼相待。 

 但他不明白。 

 兰氏与他们,明显是飞鸟尽走狗烹,注定你死我亡的局面,有何可礼让的? 

 韦尚书想到深处,决定自作主张,替外孙表达一下立场。 

 “自然是新帝差老臣问的。” 

 韦尚书寸步不让,“既然你们兰氏已决定隐退,那就隐退个干干净净吧,新帝心软,老夫可心硬的很,若拿着鸡毛做令箭,对你兰氏的学子下手,到时别怪老夫没提前提醒。” 

 夕阳的利芒,刺进这位苍老的韦尚书眼中。 

 浑浊的眸子,折射出从前从未显露与人前的野心。 

 兰氏可成百年世家,他韦氏怎就不能? 

 长卿想的是握手言和天下安稳,可他身为韦氏的家主,自然要更为韦氏着想! 

 踩着兰氏上位,是个扬名立威的好办法。 

 韦尚书眼底的算计之色,愈发深晦。 

 他的对面,人精一般的兰衡,怎会读不出他的野心? 

 出言打断他的春秋大梦。 

 “老夫是退了,可韦尚书别忘了,我兰氏之女,稳坐太后之位。” 

 “昭容太后每十日,可垂帘听政,还要组建御凤台七人,专职听命于她,行前朝政事……” 

 “这都是刚才一字一句落在圣旨上的。” 

 “韦尚书对兰氏动手之前,还请掂量掂量昭容太后的手里的屠刀,会不会对您下手。” 

 韦尚书面色微变。 

 想到那容色逼人的昭容太后,心底,生出浓重的忌惮。 

 他阅人无数,又是自小看着长卿长大的。 

 自然能读懂,长卿深埋的,对昭容太后的情意。 

 不然,哪一任帝王,肯让权于太后,还给太后一个七人的编制,七皆居正二品,享督察之权,凌驾于百官之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