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鬼谷先生
见老人有醒转的迹象,虎头心头不免微微有些激荡,静静的屏住气息,不敢惊扰他。
又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才见老人长舒了口气,一缕淡淡紫气扶摇而上,他缓缓张开双目,却是左目右转,右目左转,距老人头顶三尺高又有紫气汇聚为华盖。
虎头在一旁看的瞠目结舌,霎时惊呆了。
这时,老人缓缓道:“君子坦荡荡,既然来都来了,想来也是一番缘分,又何必匿影藏形呢?朋友,大大方方出来见一面吧。”
虎头这才醒悟过来,他倒也没扭扭捏捏的如小脚女人般矫情,大步走进洞中。
老人有些惊讶,他没料到来人竟会是个小孩,一时有些难以相信,要知道,这潭深足有千仞,这世上能下到如此深水的人,可谓寥寥无几,而他又在洞口设有结界,除自己之外,便是大罗金仙想贸然闯入,恐怕也得费一番周折,他手捻垂于胸前的雪白长眉,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了他一番,沉吟半晌也没言语。
过了一会,他才淡淡道:“你自己来的?来几时了?”
虎头没理会他的问话,而是有样学样,只可惜手里没有长眉可捻,只好去摸自己的小光头,肆无忌惮地也打量起他来。
老人倒也没生气,只是微微一笑。
仅就这一会儿的工夫,老人原先脸上那深如犁沟的褶皱肉眼可见的变浅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是原先那个七老八倒的垂暮老人,而是瞬间年轻了好几十岁,此时他的容颜看上去至多有个四五十岁的样子。
虎头的小手伸了缩,缩了又伸,想上前去摸一摸老人额前那四个肉瘤般的凸起,辛苦忍了半天,终于压住了心中的那份好奇。
忽然,虎头莫名问了句,“你是神仙么?”
老人觉得这小子有点意思,不像别人见自己时那般敬若神明,那般恭谨压抑,扬眉道:“唔,那你觉得呢?”
虎头笃定的点头,“我觉得是。”
老人既未承认,也未否认,而是被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摸了摸他的小光头,笑道:“你觉得是,那就是了。”
虎头这时也终于顺理成章的伸出那早已按捺不住的小手,去摸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个地方,不知为何,他对那些大的、圆的、光滑的东西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老人额前的四颗肉瘤凸起,成鬼宿之象,又称四象。
鬼宿四象,据说一管积聚马匹、一管积聚兵士、一管积聚布帛、一管积聚金玉,马匹管纵横,兵士管战争,布帛管社会,金玉管国家。
老人问道:“娃娃,你叫啥?”
“我叫虎头,你叫啥?”
“老夫姓王名玄禅,人称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
一听这话,虎头不由大吃一惊。
他在张元祝的陋本斋书铺里看过一部《百家诸子集注》,据书中记载,自周王室式微以来,由春秋历战国,直至大秦的大一统,这一阶段正是天下无主,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与言论却在此时达到一个空前绝后,极度民の主与自の由的黄金时代,在这短短不到六百年的时间里,各种天纵奇才既似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又像天神降临般震古烁今,留下了历经劫难、面目全非、流传千古、少得可怜的几部遗作,仅是青史上有名的大家就有一百九十九位,但令无数后人唏嘘的是,仅有十余家发展成了各自的学派。
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成就比较大,同时,这几家也备受争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