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藏书楼(下)-第3/5页
    
    我思索着又低头喝了一口茶,这茶汤也变得越来越好喝了。难怪舅舅喜欢喝茶,这么多人都喜欢喝茶。
    正贪婪忘形地就着茶水品尝糕点,学正大人却忽然开了口:“姑娘似乎心脉阻塞,寒气入骨,不仅影响了味觉,脾胃也比常人的弱。”
    我小心地抿(mǐn)了抿嘴上的糕点渣:“先生还会岐黄之术?”
    学正大人摇摇头:“过犹不及,我是担心你这一下子吃得太多。”说完示意了小童子一眼:“彤官。”案头的糕点便被小童子给撤下去了。又道:“手给我看看。”
    我于是把手伸过去,学正大人:“另一只。”又换了另一只刚刚受了伤的手。
    学正大人帮我摘了手指上的布条,接着又拿手指轻轻摸了一下指腹受伤的部位,那道浅浅的伤口便眼看着合拢了。
    我收回手指检查了一下,甚至想绷起皮肤看看伤口到底还在不在,却听见对面传来一声无奈的轻笑。不好意思地放下了手:“多谢学正大人。”心里不禁惊疑——难道先生真是传说中的天人?我……我还没准备好呢。
    传说上古时期,昆仑山的扶桑台上有一棵扶桑树,它一头连着昆仑神域,一头通向东陆大地,自古以来就横贯于天地之间,是人神互通往来的唯一桥梁,更是人间的修道者们修仙得道、位列仙班时的必经之路。
    直到七千多年前,于天地间屹(yì)立了数万年的扶桑树不知何故突然倾倒,自此昆仑便和人间失去了联系,人间的修行者也无法再羽化登仙。
    而彼时那些已经得道却无法飞升的倒霉的修道高人们,便被世人称之为天人。
    据说当年扶桑树倒后,整个东陆共修得了五个天人,单是昭越境内便有两个。一个是常年四方游医的巫神医郑太公,还有一个,便是彼泽山上,彼泽书院的神秘创建人。
    关于巫神医郑太公,几乎昭越的每个角落都流传着他在这数百年来行医救人,妙手回春的传说。虽然民间传言他已经活了三百多岁,而济世救人正是他的修行之法;但我曾亲口问过他,他说他并不是天人。
    ——自从当年被舅舅找来为我诊治心疾,这些年里他每年冬天都会回访一次,帮我诊断病情,再给我留下足够下一年吃的丸药。
    至于彼泽书院里那位神秘的创建者,民间倒鲜少有关于他的传闻。而怀虚馆中唯一关于他的记载,也已经是八百多年前彼泽书院初建时的故事。
    说有这么一位先知渡海而来,路过彼泽山时,不仅帮助当地的百姓们收服了盘桓(pánhuán)于彼泽山下的蛇怪,还说服了彼泽山上一座道观里的道士们,将没落的道观改建成了如今名满天下、福泽苍生的彼泽书院。
    虽然巫神医郑太公并非天人,而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治不好我的病的老头,可既然千寻湖中确有索命的水鬼冤魂,那么彼泽山天人和蛇怪的传说虽则缥缈(piāomiǎo),倒也不一定是彻头彻尾的虚妄。
    民间传说这些天人虽无法飞升昆仑,但若是终身清修,便可能在肉身被彻底衰亡之前修成地仙。——其中最令人难以置信地是,《昆仑志》中说天人们若是小心保养身体,共可存活九百年之久!
    所以就在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琥珀被人利用而无辜惨死于熏碧园的乱箭之下却束手无策时,便已经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逃往那个神秘的,可能存在天人——也确实发生过奇迹的地方。
    这就是我决定要来彼泽山的最主要的原因。
    得知藏书楼并未禁止女弟子出入,我激动不已,恨不得把这个好消息昭告天下。不过回到教室才发现,身边根本就没人关心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