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二十三回顺水推舟4最后的买断(二)



    242第二十三回顺水推舟4最后的买断(二)

    词曰:买断工龄事如何?找人帮忙,自己补偿。兴高采烈争抢忙。

    悠悠岁月离工厂,劳动荣光。无尚心慌。几年花光悔断肠。

    右调寄《罗敷媚/最后的买断》。

    话说运机公司接到上级指令,准备在本世纪末最后一年最后办理一批买断。费用已经拨付到位,还是通过集团再就业中心支付。以前已经处理过两批,这一次本来是轻车熟路,应该一挥而就的事,却出现了拐局。一个是精神病患者这一次集团再就业中心文处长坚决不接收了。主要理由就是:这些人经常到再就业中心闹事,谁能受得了,而且反复无常。现在,已经在中心的这些人走和留都成为企业的重大负担啊,怎么办?集团很会办事,把大原则确定下来,剩下的事就全交给企业自己了,企业有什么办法?卸不了,就自己扛着呗!所以,才有了新的买断政策:要求精神病人如果买断,必须家长签字,律师签字,本人签字。对他们实行更严格的审核,这也是被逼无奈啊!特加公司就因为一个精神病被整的鸡飞狗跳,每年还得而给点救济,一直到特加公司10年后破产!这是后话,不提。

    第二个难题就是运机公司自己确定的,在岗人员不得买断。买断不得再聘用回岗。这个问题是97年第一次买断就确定的基本原则,98年继续执行,主要是为了保护在岗积极性,对买断人员进行倒逼。其实也是资金不足的体现。现在,就剩几十人了,主要是机关、锻造和运机,这些人怎么处理,一刀切对生产经营也有很大影响。

    第一如果对买断不设限,运机公司原来的四五百人已买断再要求回来上岗,怎么办?第二,如果对买断不限制,关键岗位人员不经批准就放行,对企业前期经手的工作也会造成新的更大的影响。第三,现在,谁都知道这是最后的晚餐,本世纪办理最后的买断,各种补偿对于运机公司这个月薪只有一二百元职工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啊,他们很多人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一两万啊!

    怎么办?运机职工都在议论,虽然人不多,却大都是这两年兼并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如何能眼睁睁看到大家即将到手的补偿拿不到手呢?于大勇于心不忍,制度又不能破坏,到底怎么办好呢?

    于大勇找郑无双和姚世飞商议,他们俩也很矛盾。

    郑无双意见:不应该限制职工再就业,因为集团也没有这样限制,我们为什么要人为限制呢?去年和前年限制主要是因为在家待岗职工很多,如果不限制领取买断补偿金职工返岗,就会造成新的更大的矛盾。现在,这种在岗和待岗矛盾已经消除,大家愿意走,就放行,领点钱多不容易啊,再说,这也是职工自己的补偿金啊!到手的钱拿不回家真是一个悲哀。

    姚世飞说话有点摇摆。一会儿说:同意郑无双观点,不应该限制返岗,有技术、有能力工作有需要就用呗。一会儿又说:很多人要回单位工作,也要注意平衡。

    郑无双气愤地问:就这么30多人,需要什么平衡?谁有能力谁上岗,有什么平衡问题?你是不是为你自己设计,还想拿钱,还不想走?

    姚世飞自从苟雄飞事件以后,一直躲着于大勇,于大勇问:那天你到哪儿去?姚世飞嘿嘿地笑着说:我去市里采购东西,武忠让我去的,嘿嘿嘿,都说你大发神威,舌战黑社会,了不起啊!

    郑无双看着就有气:大难临头自己先飞,这样的干部有什么用!?听姚世飞旁敲侧击又来气:了不起你要不敢在现场,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就说现在,你同不同意在岗人员拿钱走道,说点具体的。不要两面派!

    看着郑无双直言不讳,于大勇都有点下不来台,赶紧摆手阻止:对对,我们还有大事,你们说,到底如何办?特别是让这些人买断后,他们要求回岗怎么办?

    姚世飞让郑无双用话囔的一愣一愣的,这时候,那里还有什么说法?唯唯诺诺,谁也听不明白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