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冬去春来,四季更迭。又是一年秋风至。
十五岁,及笄之年。
垂条化髻、细鞭绕额,青丝飘飘,钗簪固发;卸去采衣,一袭淡青色的对襟襦裙加身,腰系帷裳、手挽披帛:公孙灵降在文易夫人的牵引轻启莲步缓缓迈进大厅;文易夫人满脸笑容,吾家有女初长成呵!灵降虽非己出,但两人一向以母女相待,亲而不腻;如今灵降在自己调教下长大成人了,心里岂能不乐开了花!环顾大厅,颂者礼司早在静候。
“姐姐,你好漂亮噢!”乐瑶惊艳出声,一时忘了周围有点严肃的气氛。也是,她毕竟是个十岁出头的娃娃呢,好看不好看,都直言不讳。
“当然了!姐姐是天上仙女化身来的啦!”这个情景哪少得了公孙危的起哄,外加口哨助势。这下,两人倒难得的没有分歧。
“扑哧”灵降被他们逗得笑了。在座长辈亦莫不窃笑。
再隐退也不失为武林世家,繁文俗礼方面的管束自然不似山下富贵人家般森严;其实,只要不犯什么大的过错,再严厉的老夫人对于小辈们小吵小闹下也多是只眼开只眼闭的。就好似在这么个重要的礼节里,灵降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色调款式,而不一定要隆重的大袖礼衣强加于身,以示雍容华贵。简约,无使心为形役,才会活得自由自在。
公孙灵降在两代长辈的见证下,经过三加三拜的必要民间礼数、一系列颂祝聆训,完成了每个女子一生中必经的成年礼。笄礼最后由老夫人授予信物:是一个约三个手指般大小的玉坠子,已由一只浅兰花紫的小巧精致绣包子裹着,看不出玉的形状及成色,整个看来高贵而不招摇、雅致而不失大方,正好适合贴身佩戴。
灵降一边道谢,一边小心翼翼的双手接过。这种绣绢质地极为细腻,手感胜却苏杭最出名的丝绢宫绦;在文易夫人的熏陶下,灵降对服饰衣料也略知一二,但竟也看不这绳子是何种料子做的,仅外裹的料子就如此罕见,里面藏着的,大概是极为珍贵之物了。由老夫人慎重的神色,看得出她十分重视这个宝贝。
老夫人正色道:“降儿,此物现在交予你,今后必当小心保存,勿得遗失!”
“是,降儿知道!”虽心中疑惑,但见奶奶如此谨慎,也就不便多问,听奶奶的话就是了。
公孙老庄主也对灵降慈祥的颔首微笑,肯定地鼓励她接受此物。
是夜,凉风袭袭。
灵降把玉坠子摊在掌中细细端详,心下的疑团遂增,日观文易老爷及夫人,似乎对此物也不明就里亦不太在意,但看爷爷奶奶的倾意相授,却让她觉得这玉子不是一般珍品的简单,到底是什么呢?想不到究竟。但见绢子已被细心的密封起来,虽然好奇,可是奶奶吩咐过不可拆开的,所以灵降也不会自欺欺人的拆开一探究竟。还是别去猜测了!把玉握紧,感觉其形状似乎不怎规则,同时隐约觉得掌心竟有丝丝冰凉——这玉难道通人性的?是否因换了主人不习惯而抗议呢?!嘻嘻,真是太无聊了!灵降不禁笑自己的异想天开。
之后的日子,灵降还真的太无聊了!
以往有乐瑶相伴左右,倒过得不知时日;但自从求得奶奶答应让其学武之后,能陪她的时间也少得可怜了。那小丫头真是一发不可收拾,整天就跟着绿萼、杨柳学入门,连走在路上都在熟背揣摩心法招数。别人叫苦连天的训练,在她竟学得不亦乐乎,连公孙危都自叹不如!有空时,更宁愿去找霍不凡请教比试呢;要说一个十岁的娇弱娃娃如此痴心武学,说来还真让人难以置信。
至于危儿,好像是爷爷奶奶加强了内功传授及经脉打通等环节,自然也没多少时间来找她玩。好吧好吧,她只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跟古人聊天聊天去了!
——当然,古人有时也很忙滴说,所以,找周公倾吐一下不平。
“啪!”书籍跌落桌面的响声。把扒在桌子上打瞌睡的灵降惊醒。
眯着忪惺的睡眼,是危儿。慢腾腾的捂着小嘴打个呵欠,揉搓一下眼睛,有气无力的问:“你小子今天不用练功啊?跑来这里干啥?”好睏噢!平时不见个人影,偏偏在人家睡着的时候打搅,真是欠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