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八年后,小危儿十三岁了。

    天命山庄的人多少都有点武功底子,按老庄主的意思,练武除了防身,提高自身警惕外,更是为了强身健体。所以即使是采茶跑堂的下人,都被严格要求跟武师习武。但是,有两个人例外,一是少夫人,一是公孙灵降。少夫人出身商富人家,不似江湖人士出身,所以不会也在情在理。至于第三代传人之一的公孙灵降,不是不想学,而是老夫人认为,女孩子人家,不适宜舞刀弄枪的,有失仪态;反倒主张灵降向文易夫妇学习经营庄务。看来老夫人一心隐退,无意把儿孙卷入江湖纷争旋涡之中。但又不想自己一生绝学从此失传,所以便把希望都寄托在孙子危儿身上了。

    渐渐地,公孙名望夫妇把山庄事务全权交由儿子儿媳打理,自己隔一段时间便出外游玩探仿一翻,有时还会带上两个孙儿,说是增长见识。对于公孙危,也不见得二老严加逼迫,因为他们深谙:无论学武或其它,随了本身的刻苦外,兴趣也是很关键的,如果一味的逼他学,往往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只适宜循循善诱。其实,老公孙夫妇是有点担心过度了,公孙危自五六岁起,便彰显出令人惊诧的武学天赋,又生得骨骼精奇,天赋异禀,对天命剑法的招式及内功心法学得熟练上手,悟性极高,往往一点即通,并能举一反三。但毕竟学武是件艰苦的事,也难得他小小年纪能坚持下来。大概老天顾眷,赐我公孙家如此麟儿!——老夫人常常暗自感慨。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俯视山庄一片碧绿翠竹,但地上却是紫红一片,野花与破土而出的竹笋连成一色,娇艳与阳刚之气意想不到的组成一幅和谐画面。

    西厢阁楼处传美妙悦耳的琴声。楼前园地的六角景亭中,盈盈坐着一位少女,迎风飘逸的青丝时而温驯的贴在曼妙娇弱的背影,纤纤十指在琴键上快活的跳跃,传出阵阵天籁之音;正面一看——不由惊为天人!女子正值豆蔻年华,黛眉舒展,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睛专注的凝视前方,极其细腻动人的小脸一片娴静,俏挻的鼻尖隐隐透着一丝清傲之气,精致的小嘴扬起似有若无的笑意,似在独自陶醉。

    忽然“咻”的一声微响,一片并非自然飘落的竹叶子在眼前重重砸落,正好横卧在琴弦上,琴声戛然而止。

    唉。

    女子毫不感到意外的叹了口气,起身整理一下裙摆,移步到亭外。

    一少年从两丈远处的柳树上一跃而下,恰好落到她面前。这公孙危的好玩脾性一点没改。浓眉大眼,明如星月的眼神掩盖不了慧黠之色,稚气未脱的脸上此刻一脸神秘。

    “我的好姐姐,拜托!大好的天气竟躲在这里弹琴,你闷不闷啊!”

    灵降笑笑未语,很自然的为他拂去头上、肩上的草屑。

    公孙危一手拉起她,食指至唇边作“嘘”状,小声对她说:“今天奶奶不在庄中,我们下山去玩好不好?听说镇上新来了一杂技团,很好玩的!”

    灵降拍了一下他头,哂道:“你还想去!难道你不记得了?上次就因为你私自下山,连同阿松都要陪你受罚,在竹林上吊了一整夜!”阿松是公孙危的随从。

    “这次不会了!”公孙危胸有成竹的保证,“只要我们日落前回来,就没有人发现了。去嘛去嘛,降姐姐——”尾音拉得老长,摇着她手乞求。

    看,又来了!

    但是,不行!摇头。

    “降儿——”堂堂公孙家少庄主,竟楚楚可怜的样子。

    她公孙灵降就受不了他这软嘴皮子。

    “你,保证?”其实听到镇上有好戏看,她也有点心动。想想,多久不下山了?一年前吧,跟庄主夫人去镇上检阅云雾茶的经营状况。

    见她犹豫神往的样子,公孙危便知目的要达到了。

    “跟我来!”不容她推托,硬拉着她住后门走去。其实他心中另有算计:即使不幸被神机妙算的奶奶逮着,因为有姐姐挡着,他也不至于受到上次的重罚,嘿嘿。

    一口气跑出两三里,确定已离开守护家丁的耳目了,两人才缓过气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